为什么读书?这里是四位阅读者的故事

第 25 个世界读书日刚过去不久,那可能是一年中谈论阅读和读书最多的日子。

如果日常生活也有一个话题榜,那一天的榜单上,“阅读”和“读书”这两个话题词后面一定是个“爆”的图标。

但一年之内的另外 364 天,我们是如何看待阅读的?

四位特殊的读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他们来自得到 App 首届「破万卷节」的领读人活动。过去两周内,他们共读 148 本年度推荐电子书,分享他们的专业经验与读书笔记。

领读活动接近尾声,我记录下他们的故事——阅读意味着什么,又将什么带进了他们的生活?

“怎么能做到永远这么快乐?

哭的时候别让人看见。”

何鹿其

脱口秀演员,喜剧编剧

领读:《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

何鹿其早在六年前就开始接触脱口秀表演了。

刚开始他只是作为观众去看了几场演出。他看的第一场演出是在繁星戏剧村,主办方是北京脱口秀俱乐部,现在很多活跃在北京的脱口秀演员,当时都在北京脱口秀俱乐部。演出一场一场地办,有人开始做培训,他就去上了一次课。

那时候整个圈子人很少,大家对脱口秀的认识和认可度也不是特别高,上完课就自己写本子,写完之后就上台,那时候也没什么别的事,一边上课一边练,慢慢地跟大家一起玩,何鹿其成为一名兼职的脱口秀演员。

后来因为换工作、搬家的原因,脱口秀演出慢慢淡出了他的生活。这段时间里,原先北脱的那些演员还在坚持写稿、演出,有一些演员也从北脱出来,组建了自己的俱乐部。

转折的契机发生在 17 年 9 月,他又去看了一次单立人的演出,发现跟以前很不一样了。台上有一半的演员是之前自己认识的,但他们的表演非常的专业,笑点非常密集。整个表演现场的气氛也跟两年前完全不一样。

这种气氛再次唤起了他对脱口秀那种热情和向往,他重新开始投入脱口秀的练习。

在北京,每周一二三四是各个脱口秀俱乐部的开放麦时间,五六日商演,只要你有段子,总有场地让你表达。不少优秀的演员从开放麦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上脱口秀这种表演形式。

正常的商业演出,要求每分钟平均要有四个以上的笑点,对于一场拼盘演出(五六个演员拼成一场演出),每个演员要准备10-15分钟左右的段子,对于大部分脱口秀演员来说,要打磨出这十几分钟的段子,其实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

真的往这一行里扎的人才会懂,脱口秀演员在现场看似随意的段子或是现场的即兴互动,其实都是台下不断练习与磨练的结果。

但是何鹿其在这个中间,发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需要上台去表演脱口秀,但是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写朋友圈、写文章、做演讲。脱口秀中的幽默技能,恰恰可以帮助普通人,把文案写的好玩一点,有趣一点。

这个思路,跟何鹿其在「破万卷节」领读的这本《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思路很像。

作者大卫·尼希尔是一位专业的脱口秀演员,尼希尔不单单告诉读者怎么写脱口秀的段子,还手把手地教读者用段子来提高社交力和演讲力。

“就像降维打击,脱口秀是每分钟里密集地放三四个段子,一讲十五分钟。但是演讲里,你只要能够在五分钟里面放一个段子,就可以更好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何鹿其说。

他在得到的知识城邦中分享怎么把脱口秀幽默的写作方法应用到日常写作里,让大家能用起来。成为脱口秀演员必经的训练,被何鹿其整理成了日常生活中能用得到的幽默“杀器”。

“怎么能做到永远这么快乐?哭的时候别让人看见。”

这是 148 位领读人中的另一位——《每天听本书》专职作者陈章鱼对快乐秘诀的回答,也很适合用来形容何鹿其热爱的脱口秀。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里,作者提到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脱口秀演员,你们是不是就是把生活中发生的倒霉事当笑话啊?他说:现在还不是,以后就是了。

负面情绪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加工,变成脱口秀的段子,是我们经常在脱口秀里能见到的情形。

事实上脱口秀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技能,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普通人学会幽默,也是用一个独特的、有趣的视角,去观看你的人生,看到真相,看到痛苦,然后从中看出现实的荒诞。”

 “很少想二十年以后的事,

直到做了你的妈妈。”

蒋文衡

会计行业从业者

领读《儿童发展心理学》

怀孕,打乱了蒋文衡的所有规划。

蒋文衡原本在东莞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她,凭借着在校与实习期间的业务表现,拿到了超出同学不少的高薪。

正是奋斗的年纪,蒋文衡每天七点半起床,八点二十出门,晚上 9 点才到家,忙碌一点就会到 10 点之后。

在她原本的计划里,2020 年要考驾照、买辆车,为下一年开工作室存钱。孩子,排在夫妻二人相对靠后的时间表里。

但疫情期间,许多人意外成为计划外的准父母,蒋文衡和丈夫成为了其中之一。

“一个生命它来了,我们就应该尊重他的出现。”犹豫了几轮,蒋文衡决定接受命运的安排,成为母亲。

才 21 岁的年纪,理想生活的样子还不太清晰,就要适应新的角色。

像许多新成为父母的人一样,蒋文衡立刻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孕期和育儿知识。她下载了母婴 App,登记了预产期之后,系统会自动按照她所处的阶段为她推荐相关的课程,饮食、运动、产检相关的指导都包涵在内。

除此之外,蒋文衡开始在得到上读《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详尽综述了从怀孕伊始到青春期结束,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

尽管距离孩子诞生还有 6 个月,距离她或者他走完青春期,还有十多年,但蒋文衡的想法很朴素:“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礼貌、有素质的人,所以想早点了解他的心理成长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他。”

实际上对于还在孕初期的她来说,读这本书与其说是为了育儿做知识储备,不如说是让阅读帮助自己适应人生的全新角色。

“很少想二十年以后的事,直到做了你的妈妈。”这是得到 App 某年三八节海报上的话。《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作者在序言里面写的一段话,也在表达类似的意思:“致我们的孩子,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蒋文衡开始更深刻地意识到,养育一个孩子,不像学校里的考试,学完一本书背好所有的知识点就能过关斩将,但通过提前准备、不断学习,可以更踏实、更有条不紊地迎接人生新阶段的到来。

 “中国人有这个冲劲、

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就凭这一点我觉得有希望。”

杨昊哲

制造业从业者

领读:《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杨昊哲在山东经营着一家 28 年历史的节日装饰品工厂。

这家工厂从设计、生产、采购、外加工、销售到外贸全部涵盖。在欧美、日韩乃至非洲的商超里,人们买回家的节日装饰品,有许多都出自杨昊哲的工厂:“大型超市比如美国的沃尔玛、澳大利亚的 Kmart,英国的 Tesco、日本的大创……我们都做过订单,一些小国家像亚美尼亚、马耳他都有我们的客户。”

换句话说,从 28 年前起,这家工厂就成为了全球外贸供应链上的一环,

杨昊哲接手工厂的经营,是从 2010 年从英国读完研究生回国开始。

那时候国内电商已经很火热, 2010 年底他开始运营阿里巴巴上的店铺,2011 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圣诞装饰品关键词排名前五名的水平。电子商务的红利期过去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客户身上,这是他自己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20%的老客户能给你提供 80%的利润”。

除了圣诞产品,复活节、万圣节、情人节,他也会做一些促销产品,比如给巧克力糖果品牌做糖果瓶、糖果袋,还做过刀叉套、方向盘套,以及玩具和服装的加工等等。

20 多年间,他经过了许多起起伏伏,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很直接的反映在订单的变化上。现在做外贸的人多了,订单分散,订单量比以前小很多,以前多的时候一个货可以定好几十个集装箱,再加上互联网的兴起,零售业竞争加剧的同时沟通也更便捷,客户现在不再一次性定太多东西了。

杨昊哲一度对所处的制造业很担心:“我觉得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万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不就慢慢死掉了吗?客户给的价钱就这么高,但如果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地上涨,售价减去成本,利润不就越来越低吗?我们怎么还有发展的空间呢?我是比较悲观的。”

但罗振宇 2020 跨年演讲“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的部分,以及外交学院教授施展所著的《溢出》,给了他一些希望。

在《溢出》一书中,施展教授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制造业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给出了乐观的预判:中国制造正在溢出。中国制造不是在以一种线性的方式转移,你有了,我就没有;而是在以一种网络的方式,向外生长、扩展、延伸,你有了,是对我的增强。

正如《越南年度经济报告》的主编所说,中国制造业向越南的溢出,其实是把越南接入到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网络中。

乐观的依据,来源于规模,来源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来源于中国人空前强大且独有的结网能力。

身处于制造业变革的时代旋涡之中的杨昊哲,以自己的从业观察印证了这一点,“我有一个客户做棉布的订单,前几年他把订单从中国的工厂转向印度的订单,但是他发现交货期也不行、质量也不行、服务也不行,后来还是把订单拿回中国做。”

他自己去国外看市场,联系客户,拜访国外不同类型的零售商店,也去国内南方观察其他同行的生存状况,杨昊哲得出结论:“我这个工厂制造方面没有问题,客户方面也没有问题,供应链还有下面的生产能力都没有问题,我就很有信心了。做一个靠谱的供应商,即使价格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设计、质量和交期能保证,客户就不会放弃我,选择东南亚和非洲的工厂。”

“找对了方向和模式,制造业还是有一定生存空间的。而且中国人确实是比较努力的,我们有这个冲劲,想去赚钱,想通过奋斗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他说。

杨昊哲在「破万卷节」报名成为《溢出》的领读人。身为一名资深从业者,他反倒不打算将书中内容做详尽的解读,而是以此为出发点,让大家引申开去讲、去聊,将施展在书中谈到的内容作为一个工具、一个中国制造业未来时的思考模型来用。

“大家读这本书又不是为了考试,也没有人出题考你,书上的东西也不一定全部是对的,谁也不可能预测到未来绝对是什么样的。”他说,“但只要能让读它的人有启发,读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无法战胜死神,

但可以优雅老去。”

周宁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

领读:《优雅老去:前 100 岁的健康指南》

从儿时在父母的书架上翻书看开始,周宁的职业生涯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家里的医学书籍和骨架模型给了她对医学最初的兴趣,而母亲为她准备的文学书籍则让她开始领略,有限时空中的无限生命。

那套全家都爱的《丁丁历险记》,则滋养了她人生最初的正直感与执着。曾在阅读中获得的力量,她希望通过某种方式,也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种方式,是成为一名出版社编辑。

在成为出版编辑之前,她曾在医院工作过八年,负责全院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每年要点评、审核上万张处方,整理上千种类的药品目录。

但是在2014 年,在家人和朋友不解的目光下,周宁选择了放弃医院的工作,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一名医学与健康科普编辑。

人卫社在大众眼里可能很陌生,但是你若是问起身边任何一位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他一定会回答“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务工作者,都是读着人卫社出版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卫社的书几乎贯穿他们职业生涯的始终,许多医学领域的专家也以在人卫社出版专著为荣。

成为人卫社的编辑,对周宁来说是带着使命感的职业转型:

“在医院即使做到中层领导,面对的世界还是封闭而局限的,我希望能做更广泛的、对医学发展有更多影响的事。”

学医、从医给她的人生留下的最大烙印,是对生命健康的珍视。在周宁看来,做了多年科普工作,健康始终是一个人们非常关注又极其不重视的一个领域。”

曾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周宁,太知道生命的边界、大众对健康认知的边界在哪里,也太知道有哪些边界需要突破。

对于她来说,《优雅老去》是这样一本书,它不会让读者超越医者的医术,却有可能让读者在认知上弯道超车、达到医生对健康的认知水平。

“我们无法战胜死神,但可以优雅老去。”这是《优雅老去》一书作者杰罗尔德·温特对读者的祝愿,也是周宁在迫不及待想分享给医疗圈之外的读者、往国内引进这本书的原因。

在美国布法罗大学药理学教授的笔下,健康体系被立体、多元地呈现出来,读者能够不断地跟各种信息的真伪过招,从而提高自己对健康信息的辨识率和提高对健康信息处理的效率,不断与各种纷繁信息做有效博弈最终形成健康认知。

“我可以保证的是,读者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能够形成对健康的批判性思维,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健康知识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一个科普编辑最基本也是重要的技能,周宁希望通过这本书交给读者。

一个人需要一定的年龄阅历,才能认识到生命正在走向终点。更重要的是,你才会认识到,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你的余生,影响你以何种方式走向生命的终点。

每个人从“阅读”这件事上得到的,各不相同,有的人从书里看到世界,有的人从中找回自我,有的人从中照见生命的空虚,也有人在阅读中获得理解的力量……

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告诉我,是小时候从学校分到的两本捐赠图书,让她知道了天安门和大海,下定决心要坚持上学,去看更大的世界。

有仍然在对抗病魔的朋友说,阅读并不一定能给你鸡血与乐观,但是前行者的记录,让他觉得这条路并不孤单,总还能再撑一撑。

有一位初中孩童的母亲,曾因为一本讲心理创伤疗愈的书,意识到对孩子的罚站会对他造成的创伤,她庆幸那本书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及时止住可能对孩子带去的更多、更细微不察觉的伤害。

有位沉迷于古诗词的朋友回应“读诗有什么用“的质疑时,指着月夜说:“你看看,这就是李后主笔下的‘朦胧淡月云来去’,这样美的时刻这样美的句子,还需要多问什么呢?”

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无数的世界中微小但明亮的光,因为阅读变得与你有关。

从阅读开始,总有收获。

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其实算算不过一亿字,相当于 300 本 32 开 500 页的书,在如今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梦想,更有共鸣的反倒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开始阅读的门槛真的没有那么高,你可以把阅读作为工具,或者把阅读作为消遣,或者在阅读中找寻力量和道路,或者把阅读当一扇窗一扇门一个望远镜,或者至少,阅读能让你有所陪伴。

希望你的人生问题,无论大小,都能在阅读里找到答案。

那些阅读曾照亮他们的时刻,也希望能照亮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