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无声告白》:莉迪亚带给了我们什么?

        提起《无声告白》,许多朋友都觉得陌生,但书的封面上有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拜托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封面,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无声告白》上来就写到二女儿莉迪亚死了,可是她的家人却都不知道,开头对于读者吸引力十足。接下来小说整体上分了两条线来带我们寻找莉迪亚的死因。一条线是讲述了有职业追求的母亲玛丽琳,认为相夫教子的生活太过于平庸,一心想成为一名医生。以及一心想要融入周围群体的黄种人父亲詹姆斯,从小被周围人排斥、歧视的成长历程。另外一条线讲述了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母一直坚信,莉迪亚一定能够实现他们曾经拥有,却无法实现的梦想。母亲玛丽琳希望莉迪亚成为一名医生,所以给女儿买了《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科学界的女先驱者》《医学的故事》等许多和成为医生相关的书籍。父亲詹姆斯则希望女儿多交朋友,融入周围群体。其实这些所有的一切莉迪亚都不喜欢,但为了做个“乖乖女”,父母无论说什么,她的回答都是,“好的,爸爸”,“是的,妈妈”。哥哥离开家去哈佛大学读书,莉迪亚感觉自己失去了依靠,准备开始堕落。在准备献身给邻居杰克的时候,猛然间得知杰克一直爱慕着自己的哥哥内斯。在扬言要报复杰克的时候,杰克的一句话“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让莉迪亚如梦初醒。在“为什么会错的如此彻底?”的自我质疑中,不会游泳的莉迪亚选择了走进水里,终结了年轻的生命。莉迪亚死后,父亲詹姆斯一直内疚,母亲玛丽琳则想着要报复,哥哥内斯怀疑邻居杰克有很大的嫌疑,没有一个人真正去反思莉迪亚死亡的真正原因。

        所以,莉迪亚的死因是什么?与其说死于对父母的爱,个人认为莉迪亚更是死于父母的期望,死于背负起这份期望后心理长期的压抑与窒息。

        在这种心理长期的压抑与窒息下,结果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不禁让我想起了近几年不在少数的此类悲剧。

        2014年湖南常德两名在校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留下遗书后相约自杀。

        2016年,在老师和朋友眼中没有缺点的吴谢宇将母亲杀害。

        刚刚过去的不久,青岛市一名15岁的女儿亲手勒死自己的单亲母亲。

        如果说这只是个例,让我们来看看曾经在南京一所小学家长会前孩子们在黑板上写给父母的话。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请妈妈不要因为我一次没考好就说我总考那么差。”

        “爸爸,请不要这么凶。”

        “妈妈,请不要比宙斯还残暴。”

        这每一句孩子对父母说的话,都折射出亲情关系的裂痕,如果不加修复,裂痕只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难易逾越的鸿沟。

        新浪网报道称:2018年国家卫建委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动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

        所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比只是单纯成绩优秀、多会几项才艺的孩子更重要。

        如果是为人父母,请不要在孩子放学后逼着去学他原本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粗暴施压,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把自己当年未曾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更不要拿着现在所谓的成功学绑架孩子的童年。

        如果是为人子女,认真向父母表达我们的想法,告诉他们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要相信奋斗的意义,为了自己想要的不断努力,不必用网上十万+的言论来定义自己的未来。不要等到彻底的错了才知道要重新来过,也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期待,就像有网友说的:“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我所理解的自由,就是不被任何人所期待。”

        最后,用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与君共勉: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缺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