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面对元春赐礼,贾母是怎么挽回局面的?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的“木石前盟”因为有贾母的支持,在同“金玉良缘”的竞争中一直是有优势的,那么面对元春赐礼,贾母是怎么挽回局面的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差了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等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说着命小丫头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道:“别人的也都是这个么?”

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柄香如意、一个玛瑙枕。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柄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贾宝玉听了,显得非常意外,不解元春端午节赐礼,为何他的礼物同宝钗的一样,却同黛玉的不同。对林妹妹钟情、体贴的他,敏锐地意识到了黛玉此时的落寞,所以他,特意让丫鬟将自己所得的礼物送去潇湘馆,任由她挑选。

只是林妹妹一向心气高,并深知端午节赐礼的意义,更清楚宝玉所做的,除了一份安慰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她忧伤、低迷。而宝玉,便特意前来安慰她。

只是,正在这个时候,薛宝钗却突然从这路过,宝黛二人见她来了,都各自散开了。但没想到的是,当宝玉来到贾母的房间,薛宝钗再一次找了来。

原文对此,有着清晰的描述,薛宝钗离了他们二人后,先去王夫人的房间坐了一会,然后再来到贾母这里。

只是这一次出现在宝玉面前的宝姐姐,同以往似乎有所不同,因为一向不爱花儿粉儿的她,却公然戴起了红麝串。

其麝香的诱惑气味,让宝玉情难自禁,被她所露出的酥臂更是迷得变成了呆雁。宝钗见宝玉眼神迷离,目的达到,准备离开,却正遇见在门外站立的林妹妹,这场无声的醋意便瞬间浸润着整个房间。

薛宝钗戴上红麝串,是何目的?是为了体现对贵妃娘娘的尊敬?但她为何特意跑到贾母处同宝玉相会?

对于这一点,或许不久后的王夫人,仅用一句话,便说出了答案。

贾元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不仅给贾府众人赐了礼,还特意拿出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让族长贾珍带领族中男子从五月初一开始,打三点平安醮。

但凤姐一向是好热闹的,更喜欢看戏,只是在贾府,因为贾母的存在,所以她每次看戏都不自在。

所以,得知清虚观打醮,凤姐特意做了一番安排,提前让人将其中的道士都赶出去,并邀请黛玉、宝玉等人一同去看戏。

巧合的是,地点也是贾母的房间。

所以正在她们热烈讨论的时候,贾母走了出来,极力支持凤姐,并特意要求薛姨妈母女一同前去。

连贾母、王熙凤都出动了,贾府众多的媳妇、丫鬟们,如何不心动?

只是,一向不离贾母的王夫人,却破例缺席了,其原因:一是身体近来不适;而是预料元春会派出人来。

但面对贾母的热情,她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今这样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因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

贾母支持凤姐前往清虚观看戏,为何在王夫人这里。却变成了“还是这么高兴”?难道此时的贾母,应该伤感、应该落泪才正常?

而让王夫人如此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回顾前后文,答案不言而喻,其指的,正是端午节赐礼。

似乎,元春端午节赐礼,已经决定了宝玉的婚姻,“金玉良缘”一事,只得今日元春派来的人传来口谕便成了。

因此,从王夫人的这句话中,我们也能理解了,为何宝钗为突然一改本性,不仅戴上红麝串,还特意跑到贾母的房间调戏宝玉了。

小人得志,一向如此,只是,胜败真的落下了帷幕了吗?面对这一幕,依然如往日一样开朗的贾母,她就能无动于衷的看着外人欺负外孙女?

其实,在原文中,明确显示了贾母应对元春赐礼之法,而正是因为这两点,才让王夫人与宝钗等人空欢喜一场。

那么,贾母所做的两个应对之法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让宝玉面见贾元春。

元春端午节赐礼给予众人的礼物,都是用黄布装饰好的,而贾宝玉的,是从贾母这里领过来的;而其余的,则是在王夫人的房间。

因此,对于不少朋友认为元春端午节赐礼有可能是王夫人从中做了手脚,这一点是不现实的。

但是,面对这一幕,贾母却特意让袭人给宝玉带话,让他明日一早面见元春致谢,这一个细节。值得我们细品。

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来着,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嗯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

让宝玉面见元春,显然是打破这种局面最好的方式,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贾元春在未进宫前,便对弟弟宝玉疼爱有加,如今,面对他的终身大事,又怎么会不在乎弟弟的感受呢?

因此,一旦宝玉面见元春,一旦他表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想来,贾元春出于对弟弟的疼爱,也会再做斟酌,而不会果断赐婚。

2、贾母通过婉拒张道士提亲,以宝玉命中不宜早娶,给予了“金玉良缘”最直接的回击。

面对元春端午节赐礼,贾母不仅想出了让宝玉去做元春的思想工作,为了以绝后患,她还想出了另外一个法子,从“金玉良缘”的缘来入手,给它以精准打击。

清虚观打醮,当张道士为十五岁的女子给宝玉提亲时,贾母以宝玉命中不宜早娶,不仅婉拒了这门亲事,也让王夫人、宝钗等人彻底的空欢喜一场。

说毕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到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到也配得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张道士为十五岁的女孩想撮合宝玉的婚姻,然而贾母却以宝玉命中不宜早娶为由拒绝,这是贾府的共识。因为贾政的长子贾珠,正是因为早娶才不幸夭折的。

最有意思的,还有这两点。

其一:不久前,贾母刚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如今,贾母婉拒张道士提亲,用意不言而喻。

其二:宝玉命中不宜早娶这样的论断,是谁说出的?正是一个众人未曾见过的和尚。而恰好,薛姨妈母女在贾府鼓吹的“金玉良缘”,宝钗所戴的金项圈上的吉利话,正是由和尚所赐

可见,贾母即便是婉拒的理由,也是直刺“金玉良缘”的命脉。

小结:

面对元春赐礼,林妹妹失落伤感;王夫人、宝钗却异常兴奋。只是,那个本该情绪低落的贾母,却依然淡定乐观,为何?因为老练的她,面对这一幕,早已胸有成竹。

所以贾母,仅用两个小计,便将王夫人、宝钗的热情变成了一场空欢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