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规写在联合国的墙上的白鹿洞书院发展史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

由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阅盟、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希望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文化自信·大国真传”系列公益讲座走进白鹿洞书院,掌中九江记者跟随主讲人蔡厚淳教授,带您全方位解密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主讲人

蔡厚淳,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文津讲坛》讲座嘉宾。

1200年前,九江有一所举世闻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它是南宋学子心中的“北大清华”,很多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都是这所学校的“客座教授”。

1200年后,它所宣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墙上!

千百年来拜访这里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地方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吸引力?

“多少个了不起”

牛学校、牛老师、牛学规

走过绿树成荫,来到刻有“白鹿洞书院”的门楼前,今天的探访由此开始。

远观进士榜,近看明伦堂,蔡厚淳教授从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开始为我们揭开了这所千年书院的神秘面纱。

“ 古代为了科举考试,诞生了很多书院。南宋时期是中国书院最鼎盛的时候,比较知名的就有4000多所,其中最有名的有四大书院,特别是白鹿洞书院。古人给它的点赞用了两句话,叫做‘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清代学者王昶,在编撰《天下书院总志》时,曾在序言里提到,白鹿洞书院“揽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 ”

白鹿洞书院的渊流千载,得益于它悠远的历史,同时也少不了它对中国教育所做的贡献,而提到白鹿洞书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大理学家朱熹。

北宋末年战乱,白鹿洞书院这个地方曾全部毁掉,荒芜了将近百年,朱熹来了以后,曾四处打听这个地方,但是没找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找到,所以他就决定要重新恢复,重新重建这里。

南宋淳熙六年三月(1179年),朱熹以“秘书郎权知南康军州事”的身份抵达南康(今江西星子县)就职,时年49岁。此时,白鹿洞书院已经废坏达120年之久,仅有地基石础还能依稀辨得出曾经的规模。或许是学人的天性使然?朱熹上任不久,便把目光深深地投向了它。

他一面连续上书朝廷寻求支持,一面派人着手筹措兴复书院之事。但是,向朝廷呈报的计划、设想均石沉大海,并未得到当局的支持,相反却“朝野喧传以为怪事”。幸好,朱熹没有放弃,尽管身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名山事业”或许才是他深沉的终生梦想。

学人的执著,使朱熹坚持进行白鹿洞书院的复建工作。修建院房,筹措院田,聚书延师,设课招生……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白鹿洞书院终于初步修复,他率领军县官吏、书院师生赴书院,祭祀先师先圣,举行开学典礼。这场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际会,也使得白鹿洞书院从此真正步入了辉煌。

之后,朱熹在这里就干了一系列名垂千古、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这其中最为令后人称颂,也是影响至今的,就是由朱熹编纂的《朱子的白鹿洞教条》,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最完整、最正规的学校管理的校规。

这个学规被誉为是天下第一学规,它不仅影响中国,它还影响世界,我就在这个地方接待过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各个国家地区的汉学考察团,他们中就有人说到,至今还有人把朱子学规做为他们校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跟随蔡厚淳教授走进白鹿洞书院的明伦堂,朱子白鹿洞教条豁然的立在课堂的中央。短短44字,朱熹把世界观、政治要求、教育目的与学习修养的途径融而为一。它出现之后,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

朱熹之所以出成绩,有几个重要的理念:他认为一个求学的学子,最重要的首先要人品端正,其次是从历代圣贤教学中吸取精华。

然而,朱熹给白鹿洞书院留下的,还不仅仅是付诸文字的《朱子的白鹿洞教条》,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在向我们展示一位中国教育家对世界千年的影响。

朱熹当时修复的时候就考虑一个问题,我不可能长期待在这,我很快就会调走,我走了以后,这里的继任者,如果不重视教育,这里很快又会被毁掉,怎么办?一定要让它长治久安。所以朱熹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他把白鹿洞周边的三千多亩山林全部用朝廷的名义征收,叫做学山,另外把附近一千多亩农田征收,给它取了个名叫学田,千年过去,至今,这3000多亩学山还是书院的。

朱熹用自己的智慧,为白鹿洞书院,为之后前赴后继的学子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节点,或人或物或事,宛如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熠熠闪亮。

白鹿洞书院因朱熹,有幸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节点之一,同样因为有了白鹿洞书院,朱熹才将他的育人理念发挥极致,悠久流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