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帝国:锡克族无畏者军团,永恒之神的仆人

1845年至1849年,英国与锡克帝国曾爆发过两次打规模战争。此时的锡克帝国以开始学习西方军事体制,并改编西式部队,以装备燧发枪的线列步兵为军队主力。

然而在很多描绘盎格鲁-锡克战争的绘画中,依然能在战场上看到一些身着传统蓝衣,头巾高耸并插满各种金属饰物,手持刀剑盾牌等冷兵器作战的旧式锡克族武士形象,与其他身着西式军服的锡克士兵形成鲜明对比。

这支蓝衫军,就是锡克族的传统精锐武士阶层——无畏者。

无畏者,在旁遮普语中被称为“ਨਿਹੰਗ”,音译为“尼杭”,源自于波斯语“نهنگ”,是一种介于龙与鳄鱼之间的猛兽。之所以将这支团体翻译为“无畏者”,主要是依据锡克经典《古鲁·格兰特·萨西卜(ਗੁਰੂ ਗਰੰਥ ਸਾਹਿਬ)》中对“尼杭”的定义:

“ਨਿਰਭਉ ਹੋਇਓ ਭਇਆ ਨਿਹੰਗਾ ॥”

“无畏,即可成为‘尼杭’。”

无畏者由锡克教第十代上师,古鲁·格宾德·辛格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正式创立,具体年代不详。早期的无畏者团体是锡克族的少年军组织,其成员年龄偏小,并从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其性质与近代西方较为常见“学员部队”(例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陆军学员小队”)性质类似。

这支最初的少年军逐渐发展为锡克帝国的精锐部队,后多在战争中担任前锋的位置,而在非战争时期则是锡克教宗教领袖及宗教场所的护卫。这一群体最终演变为锡克社会的精锐武士阶层,延续至今。

无畏者又被称为“阿卡利”,本意为“信奉永恒之神的人”,“不朽者”,源自于第六代锡克教上师,古鲁·哈格宾德麾下精锐部队——“阿卡-塞纳”,即“不朽军”。

无畏者的装束独具特色,其服装主要颜色为蓝色,也会搭配白色和橘色,在阳光下非常显眼。

此外,锡克无畏者的另一个服装标志是一尺多高的头巾帽。

锡克人入教受礼时要求遵守五项基本行为守则,其中一项即为“不剃发”。因此锡克男性人人扎头巾。但只有无畏者才会扎这种圆锥形头巾。

这种头巾,被称为“达斯塔-班噶”,本意为“高耸的堡垒”,以其外形而得名。关于这种头巾的由来,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头巾是模仿古鲁·格宾德·辛格的小儿子,法提赫·辛格的装束。法提赫·辛格出生于1699年,相传古鲁·格宾德·辛格有一次在教授两个大儿子剑术时,小儿子法提赫也想学,但被古鲁·格宾德·辛格因年龄、身材太小而拒绝。于是法提赫回到房间,给自己扎了一个特别高的头巾,让自己的身高看起来和哥哥们差不多,回去找父亲,说:“这样我就不小了吧?”

1705年,6岁的法提赫·辛格与哥哥9岁的祖拉瓦·辛格在战乱中被莫卧儿军队俘虏。抓住他们的军官见他们年纪小,不忍下手,便开出条件,若兄弟二人可以放弃锡克教信仰,皈依伊斯兰教,便饶二人不死,但被果断拒绝。兄弟二人随即殉教。此时的无畏者军团多由青少年组成,为纪念法提赫·辛格,便将这种头巾当做无畏者军团的标志性服装。

另一种说法同样认为这种装束出现于1705年。在于莫卧儿军队作战的过程中,但是锡克军队的主力“卡尔沙”教团被击溃,无奈战事吃紧,古鲁·格宾德·辛格不得不将“由孩子们组成”的无畏者军团派上战场。临行前,古鲁·格宾德·辛格让孩子们将军旗扎在头上,以求神明保佑。

印有“德·泰·法提赫”标志的传统锡克族三角旗。

这两种说法均来自民间传说,至于这种圆锥头巾确凿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

此外,与达斯塔-班噶头巾常一同使用的还有一种印度传统投掷兵器——查卡姆。

不过查卡姆并非锡克民族独有。相传这种武器起源于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瑟挐所用的法器——萨德刹那-查卡(सुदर्शन चक्र),也就是中国佛教中所说的“金轮”。

16世纪中期,葡萄牙史学家杜瓦特·巴博萨在其所著的《杜瓦特·巴博萨之书(Livro de Duarte Barbosa)》中曾记载德里苏丹国的武士就非常擅长使用查卡姆,不过显然这并不是主流兵器。

这17世纪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查卡姆作为投掷兵器出现。

不过由于锡克无畏者特殊的圆锥形头巾帽让查卡姆携带起来变得尤为便利,每一个无畏者都可以很轻松的用头巾帽携带一定数量的查卡姆,因而大为普及。

查卡姆仅在外圈开刃,平时多套在头巾上,使用时取下拿在手里,用另一只手投掷。与飞刀不同,圆形的查卡姆360°全方位每一个边缘都具有杀伤力,只要命中对手,即可造成杀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