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赏赐的猪肉到底有多难吃 为什么大臣都不希望能分到

之前大家对于乾隆皇帝的认知,是《还珠格格》里对子女充满疼爱与宠溺,一连慈祥的皇阿玛。或者是与和珅纪晓岚形成铁三角的搞怪皇帝。但是今年的你,一定对他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他今年被贴上的标签,是“大猪蹄子”。

由于今年有两部关于乾隆的热播剧,让大家对于乾隆有了很大的改观。本以为是个风流帝王,没想到人家是个多情种。从富察皇后、继后到令妃,剧情中的乾隆是充满柔情的痴情皇帝。在剧情中曾有皇帝祭祀萨满教,带领大臣与后宫众人吃水煮白肉的情景。

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场景发生。清朝的皇帝,都是喜欢吃猪肉的,这可能源自于满族人留下来的传统习惯。在大清还没有入关之前,一直在东北生活,都知道东北地区比较苦寒,冬天气温很低,没有江南水乡的气候温和。

黑龙江更是挨着俄罗斯边境,冬天达到零下的四十几度。当时的女真族们,除了在家中搭建火炕,用来取暖,还要多吃些脂肪含量大的食物,靠自身的热量来抵御外界的严寒。

牛马这种大畜生,是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不能宰杀。这时候猪肉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猪肉中的肥肉较多,从营养学角度看,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肥肉中则含有大量的脂肪。

而脂肪多的肉品,做出的菜会更香。所以当时的女真人很喜欢吃猪肉。现在的东北地区的“硬菜”大都是以猪肉为主,像锅包肉、猪肉炖粉条、溜肉段这些都是用猪肉做出来的。南方的炒青菜里面都是青菜,而北方炒青菜中,一定会放一些猪肉。从这就能看出,北方人是很喜欢吃猪肉的。

清朝的皇帝都把这个老祖宗的习惯继承下来了,喜欢住火炕吃猪肉。乾隆的一次除夕晚宴上,百分之七十的菜品,都是用猪肉做成。不止在家宴国宴上,能常常看到猪的身影,在皇家的祭祀仪式上,也是以猪肉为主的。

清朝信封萨满教,在祭祀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煮神猪,对于这个“神猪”的要求,一定是全身黑色,膘肥肉厚。由御厨将这只“神猪”的皮剥下来,在给它进行解刨,最后放入坤宁宫的那口大锅里。这口煮猪肉的锅里,是一点调料都不放,有时候肉只有七八分熟。皇帝率先会吃几口作为表率,下边的大臣再将已经分好的肉吃掉。这种没有任何味道的肉,当然是不好吃的。可是是皇帝赏赐的,就必须吃下去。当时的大臣都不希望皇帝会分肉给自己吃。

而平常的宴席上,皇帝也是很喜欢吃白切肉的,但是厨子会把好的部分留给皇帝,那些油腻的肥肉赏给大臣,皇帝与妃嫔的面前是有调味料的,大臣是没有的,况且能被皇帝赏赐,是件荣幸的事,必须都吃光。所以说吃猪肉是对大臣很痛苦的一件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