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中哪些人拥有亲王爵位?亲王到底是什么级别?

过去的王朝时代,能被冠以亲王封号,都是那些地位显赫的人。当然,不同朝代也有不同。有的亲王加封为地方藩王,掌握实权。有的得到财富、土地,却没有实权。

清朝的做法,跟其他朝代有很大不同。亲王们可以掌握实权,镇守地方,却没有直接的封地。

除了那些蒙古亲王可能会回到本地,其余基本都住在北京。而且,清朝的亲王不只是封号,还是爵位。它的全称是和硕亲王。这是满语汉译后的称呼。

最早起源于皇太极称帝时期。皇太极在关外称帝后,将宗室定为九等。“和硕亲王”位于第一。

皇太极的做法,极大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的惯例。努尔哈赤时期,最高的爵位是贝勒。贝勒极为极高,仅次于大汗。可以左右大汗的决定。这种做法,极大程度提高了皇帝的地位。

在当时,被加封为亲王爵位的,都是立下功劳的宗室。皇太极时期,创建基业基本还是要依靠爱新觉罗氏的力量。加封他们为亲王。可以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敢于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对于军队战斗力,有极大的提升。

而且,这种爵位还是世袭罔替的。对于宗室内部来说,吸引力极大。把爵位划分为不同等级,也可以方便皇帝定下严格的规矩,让他们听从号令。

因为分封爵位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果办事不力,就不会得到爵位。通过这种办法,清朝提到了宗室的凝聚力。

清朝亲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立下功勋被加封的。他们的范围,也都是局限在宗室内部。有一些,甚至得到了世袭罔替的权力。

皇太极定下的这套宗室封爵的制度,其实仍有漏洞。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改,直到乾隆时,才趋向完整。

也是在那段时期,出现了“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他们的爵位可以世代传袭。而且,拥有极高的俸禄。亲王每年俸禄一万两白银,五千石白米。

这是明面上的收入。暗地里又有不可知的贿赂。晚清时的庆亲王奕劻仅在银行的存款,就有712.5万英镑。其余财产又不知有多少。

在亲王去世后,还会得到谥号。这是过去一种极高的待遇。一般大臣都得不到。谥号会根据亲王一生的评价,各有不同。

当然,这种做法不是没有弊端。如果这种分封爵位的权力落在其他人手中,就极为考验宗室的忠诚度了。这种忠诚度,往往经不起考验。宗室内部为了争夺地位,常常不择手段。

顺治时期,皇帝跟多尔衮争权。多尔衮大权独揽时,王公大臣对皇帝的遭遇,大多默然不语。宗室内部中的尼勘、博洛,甚至投靠多尔衮,换取亲王的地位。

同样的,因为亲王极高的地位和特权,让他们完全无法得到约束。除非是他们愿意顾及自己的名声。否则,即便亲王为非作歹,也不会受到太多惩罚。最多是皇帝的斥责。

比如前面提到的庆亲王,他收受贿赂的事情,已经是朝野公开的秘密。可是,慈禧认为“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庆亲王长期稳坐军机大臣的位置。即便有人弹劾,也安然无事。

除了那些因为功劳加封的亲王,还有皇帝的兄弟、儿子、女儿,也都是和硕亲王等级的爵位。这些人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且,因为跟皇帝的关系特殊。所以地位也可能会更高一些。

晚清恭亲王訢,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兄弟。在咸丰朝崭露头角,到同治、光绪时期掌握大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