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大战役的进行,国民党的败局越来越无可阻挡,而在之后的渡江战中,我们解放了南京,将国民党彻底赶出了大陆。建立新中国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我们却面临着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的选择,那就是我们国家的首都选在什么地方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当然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是当年负责选址的工作人员们可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他们从全国各大可以被选为首都的城市中选出了几个,上交到中央。
c/5c7625bf36045.png"/>
主席对这件事很早之前就有自己的看法,他一开始最心仪的建都之地是哈尔滨,这是为什么呢?当年的哈尔滨是北方的一个大城市,经济和工业都很发达,也是我东北局的驻地,从地理上看,它的位置靠近苏联,也方便我们接受来自苏联方面的援助。这是在49年之前,主席的决策。
但是全国的局面不断变得明朗,蒋介石能控制的地方越来越少,而我们掌握的城市却越来越多,此时,哈尔滨作为首都已经显得太过偏僻了,和中原地带的一些城市相比,它的经济条件也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而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当然就成为了主席心中的首选之地了。
d/5c7625ac54d99.png"/>
到了49年的3月,很多著名的党外人士先后光临北平,探讨战后的相关事宜,于是主席就和王稼祥先生聊起了关于新中国建都的一些问题。主席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建议,因为此时他并没有下定决心要讲首都选在何处。王稼祥问名单里是不是有北平,主席回答中国古代被选为首都最多的几个城市是南京,开封,西安和洛阳,并且让王稼祥说一说他选择北京的具体原因。
e/5c76259c2d008.png"/>
王稼祥最先否定了在南京建都的想法,因为南京虽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历史上在这里建都的政权都很短命的。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里靠海太近,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说起西安,王稼祥也认为这里不是一个优秀的选择,因为如今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越来越靠近东部沿海地带了,西安并不适合。而开封和洛阳两地处在黄河附近,交通不是很发达,中原地区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
至于北京,它不仅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在百姓心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他的地理位置也很好,靠近苏联和蒙古,又是扼守关宁和东北的咽喉要地...
他的分析坚定了主席将北京作为首都的决心,经过商讨,我们最终将首都定在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