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到底存不存在吗?

每当谈论明末清初的历史时,很多人便会想到“关宁铁骑”。在后人的印象中,关宁铁骑承担着抗清的重任,是一只特别能打的军队,从“铁骑”的命名,可知这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骑兵部队。但很遗憾,在历史上这是一支并不存在的军队,纯属民间的虚构。

“关宁铁骑”只存在于野史

说它不存在,是因为明军当时的编制内没有一支专以“关宁铁骑”命名的骑兵,而且关宁军的主体也不是骑兵,是车阵、步兵和轻骑的结合,这是明军当时在北方的基本作战构成。关宁铁骑这个词大量出现在清代野史,属于后人的附会。特别是袁崇焕在清代被平反以后,人们更是习惯性地将他管辖的部队称为关宁铁骑。事实上,这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也是对历史、对其他将领的贡献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明代辽西走廊,军队的编制内有载的铁骑只有两支。一支是祖大寿的家丁部队:缘边铁骑。人数大概有一千多人,只服从祖大寿的指挥,不听从朝廷的命令。这支军队是祖家的本钱,是很能打的,类似于以前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镇守辽东时的私兵。这些辽东、辽西将门主要靠这些私兵才有跟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松锦之战时,祖大寿正是凭借这支部队才得以死守锦州。后来祖大寿降清,被清廷改编,这支私军也随之消失于历史的烟云。

另外一支,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在山海关成立的“关门铁骑”,听名字就知道,是防山海关的,数量也极少,只有两千到三千人。这支部队是纯粹的朝廷军队,不属于将领个人。杨嗣昌曾计划扩充之,但饷银紧缺,只能勉强维持两千余人的规模。后来调入关内平叛,被李自成的闯军消灭。这支军队存在时间极短,战绩也一般,和曾经负责辽东军务的王在晋、孙承宗、袁崇焕及吴三桂等都没有关系。

能征善战?更是后人的想象

我们读到过很多文章,都说关宁铁骑能征善战,几千人就能追着几十万农民军到处跑,甚至有“九千关宁铁骑大战十万清军”这样的荒诞不经的故事。不得不说,这些失真的传说误导了许多人。历史的结果是不会骗人的,如果关宁军真有这样的强悍战斗力,早就平推到沈阳、把清军全部消灭了。结果就是,1644年的山海关大战,吴三桂的4万关宁军精锐在有山海关作为防守凭障的情况下,被6万大顺军差点在1天内打崩。

f/5c77874a37ed1.png"/>

山海关大战,关宁军差点崩盘

那么在历史上,关外的明军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都是什么类型的军队呢?

首先,在辽东明朝与后金(清)的历次作战中,明军的组成一直是比较复杂的,并不是同一类的军队在单独作战。明朝在鼎盛时期的军制,是卫所军负责防守、治安,大规模作战(进攻性的战斗)由三大营(中央军)过来解决,到了中后期,由于三大营的衰落,明朝开始在关内征调客兵,比如浙兵、戚家军、大同军、四川的白杆兵等。这些不同地区的客兵在辽东历次战役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反而辽兵一直在打酱油。

总体来看,明朝后期的辽东和辽西走廊,是各将领的私兵、卫所军、关内客军共同构成了防守后金(清)的防线。到了崇祯时期,由于能打的客兵越来越少(浙兵和戚家军因兵员缺乏已取消编制),关外就成了辽兵的天下,也就是辽西将门的家丁部队和卫所军。袁崇焕主持辽事时扩军练兵,实质上就是在用中央的财政资源,扩充辽兵的力量,使辽西将门开始摆脱朝廷的控制。

熊廷弼曾经说过,要解决辽东问题必须使用客兵,辽兵只能用于防守。他认为关宁军很不靠谱。历史的发展还真让他说对了。在进攻性的战役中,关宁军基本是派不上用场的,这些辽东军头一个个只为了自保,逃跑很擅长,也善于尾随敌人,比如己巳之变。由于他们的田产全在辽东和辽西走廊,所以敌人只要不触动他们的利益,就不会死拼。因此关宁军的能征善战只是一个历史的谎言。后来清朝许诺关宁军封疆裂土,这支军队就成了帮助清朝统一中原、屠杀同胞的马前卒。

b/5c7787519c2f5.png"/>

熊廷弼看到了结局

袁崇焕的关宁军,只是进一步的军阀化

崇祯皇帝上台后,袁崇焕主持辽事,获得了极大权力,这给了他整合军队的便利。不过,他在辽东真正手握大权的时间不足两年,他整合军队最大的成果,是使锦州、宁远及山海关一线的驻军统一了指挥,减少了过往的派系内耗。这时的关宁军,由于摆脱了客军的牵制,获得了所有的朝廷资源,从兵员、粮饷等方面都开始飞速地扩张,并逐渐失控。朝廷指挥起来很困难,这支军队变得只认军头,不认皇帝。

袁崇焕以排挤优秀同僚的方式实现了关宁军的内部统一,将服从朝廷指挥的满桂、王之臣等驱逐出指挥系统,这两人成了他整军和统一事权的受害者。随后,袁崇焕提出了组建和训练骑兵的计划,继续向崇祯皇帝申请巨额财政资源。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完成。崇祯二年皇太极的入关和袁崇焕的下狱,关宁军被证实有军阀化的倾向,他的扩军计划也随之被废止。从这时起,所谓“关宁铁骑”的本质就已经显露无遗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