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雷认为杂病之中风是以内风为主要病机,因此治疗时强调应以“潜镇摄纳”为总原则。在此基础上,按其病情,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并根据具体表现,总结出治疗八法。如开窍法,用于气窒声不出,牙关紧闭者,可用通关散(细辛、牙皂为末,吹鼻中)以搐鼻取嚏,同时针刺水沟、合谷等穴。固脱法,用于中风病证中由于正气之散亡,无根之火暴动而见的脱症。潜镇法,用于中风发作之前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已发作之后可以抑制病情的变化。开泄法,用于肝阳上扰,气火上升,同时挟痰浊上壅,阻塞气道,可用稀涎散、礞石滚痰丸(大黄、黄芩、礞石、沉香)、青州白丸子(白附子生用、半夏生用、南星生用、川乌生用)之类。若体质虚弱者,则宜用平和之剂以化痰泄痰,如二陈汤、杏仁、枳实、贝母、竹茹之类。另外,如胆南星、天竺黄、竹沥、荆沥之类,性最和平,可以重用。
此外,如顺降法,用于中风痰火上逆,气逆火升,气必然因之而逆,因此在临床上,可兼见喘促之证。此时治疗,宜定其横逆,调其升降,顺达气机,可用匀气散(白术、乌药、人参、天麻、沉香、青皮、白芷、木瓜、紫苏、甘草、姜),乌药顺气散(麻黄、橘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炙甘草、白芷、桔梗、炮姜、生姜、大枣)。育阴养血法,用于怔忡惊悸、健忘恍惚,肝血不足,不能养心,心血亏虚之证,可用滋水清肝饮(山茱萸、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当归身、白芍、柴胡、山栀、大枣)、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归身、枸杞子、川楝子)等。滋填肾阴法,用于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肝阳暴动而化风,可用六味丸之类。通经宣络法,用于半身不遂,手足不用以及疼痛瘫痪等证,可用独活寄生汤、桑枝煎、虎骨四斤丸(木瓜、天麻、牛膝、苁蓉)等。
张出雷的学术观点,虽然主张中西融合,但其于中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以及治疗的认识和总结。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个人经验,为后人在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成为民国时期的一大名医为后人所称许。
张山雷治学严谨,对经典医著独具见解,阐发秘奥,而于诸家学识亦多所笺正。同时参考现代医学,取长补短,体现了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以毕生精力研究医学,著有《病理学读本》、《中风斠诠》《疡科纲要》、《药物学纲要》、《脉学正义》、《难经汇注笺正》、《古今医案平议》等25种65卷。在病危时,对其未完成的部分手稿,仍殷切关注,曾自挽一联:“一伎半生,精神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直罅漏;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显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