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作为自己的谋士、智囊。《旧唐书·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十八学士是: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作《秦府十八学士》图像,学士之一褚亮写赞语。被选为学士的,非常荣耀,当时人誉称为“登瀛州”(神山名,仙人所居)。
杜如晦:少英爽,喜读书,以风流自命。隋时曾补滏阳尉,弃官去。李渊平定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从秦王征伐,常参与机密。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等谋划策动“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兼代吏部尚书,进位尚书右仆射,为唐初名相。
房玄龄:熟读典籍,善作文,工书法。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补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掌文书起草)。累进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文学馆学士。他辅助李世民经略天下,每攻占一城,各将领争先抢取财物,唯独玄龄留意收集人才。在参与“玄武门之变”秦王即帝位后,任中书令,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为相十五年。史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虞世市:幼时笃志勤学,作文、书法俱优。隋炀帝时,任秘书郎,迁起居舍人。归唐后,为秦王府参军,转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太宗即位后,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迁秘书少监、秘书监。每与唐太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
褚亮: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作文,喜交结名贤。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李世民闻褚亮名,延授秦王文学。秦王每有征伐,常侍从。太宗贞观元年,为弘文馆学士,后进授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待等。其子褚遂良,官至中书令。
b/5c7f39ac44e1d.png"/>
姚思廉:父为史学家,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勤学寡欲。陈时为扬州主薄,入隋为汉王府参军,唐初授秦王文学,不久引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受诏撰梁、陈二史。思廉在其父遗稿的基础上,采集他书,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后官至散骑常侍。
李玄道:隋时为齐王府属。李密占据洛口,引为记室。李世民召为秦王府主薄、文学馆学士。贞观元年,迁给事中,后外任幽州长史、常州刺史。为人正直,在职清简。
蔡允恭:善缀文,隋时历任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内史舍人。李世民引为秦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贞观初,任太子洗马(掌图籍),不久致仕,有集十卷,又撰《后梁春秋》十卷。 薛元敬:武德中,为秘书郎。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直记室,文学馆学士。世民为太子时,任太子舍人,专掌文翰,不久卒。
颜相时:颜师古弟,武德中为秦府学士。贞观中迁谏议大夫,有谏臣之风。不久转礼部侍郎。 于志宁:隋末为冠氏县一长。李世民为渭北道厅军元帅时,召补记室。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时,授于志宁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撰《谏苑》二十卷。后兼太子詹事。李治为皇太子,复拜太子左庶子,迁侍中,监修国史。高宗时拜尚书左仆射。曾参与编撰各种于补令、礼典。
苏世长:隋时任长安令,迁都水少监。武德时任谏议大夫。后历职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文学馆学士。贞观初出为巴州刺史。
a/5c7f39b18e3b9.png"/>
薛收:薛道衡之子。隋大业末举秀才,固辞不应。经房玄龄推荐,李世民召见,授秦府主蒲,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檄书露布(不加检封的文书),多出于薛收之手。后迁天策府记室参军。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陆德明:陈时任国子助教。隋场帝时为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李世民征为秦府文学馆学士。不久补太学博士。贞观初,拜国子博士。撰《经典释文》三十卷,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及i备家训话考证斟酌而成。另撰《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孔颖达:少读经书。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李世民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武德九年,提升为国子博士。贞观初,转给事中。后历任国子司业、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曾与魏征等人撰写隋史,又奉命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成为经学注疏的“定本”,科举考试经学的准则。
c/5c7f39b60fbbc.png"/>
盖文达:博涉经史,尤明三传。武德中,授国子助教,李世民召为文学馆直学士。贞观十年,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十三年,授国子司业。十八年,授崇贤馆学士。
许敬宗:隋时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后入瓦岗军,李密以为元帅府记室。世民召补秦府学士。贞观八年,授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七年,修武德贞观实录成,暂任检校黄门侍郎。李治为太子,迁太子右庶子。十九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高宗即位,为礼部尚书。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拜礼部尚书。因力主武则天为皇后,升侍中,监修国史。官至中书令、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即同中书门下三品),与李义府同掌国政,是武则天的重要信臣。
唐太宗即位后,改门下省的修文馆为弘文馆,置于正殿左侧。于弘文殿收藏四库书二十余万卷。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暇,引入殿内,讲论经义,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儒学列传》上)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等都是原文学馆学士,欧阳询、萧德言则是新增的。欧阳询是著名的书法家,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任给事中。武德七年,奉命与裴矩等撰《艺文类聚》一百卷。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掌礼乐、刑罚等事)、弘文馆学士。萧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后拜秘书少监。唐制,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悦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