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自古至今,劝谏纳谏之事,留下了许多君臣佳话。虽然部分臣子因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直谏行为会受到某些帝王的尊重,但是更多的臣子因为“批龙鳞”、“逆圣听”,会遭遇斥责、贬职、刑法乃至丧命的处罚。
刘陶,一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是济北贞王刘勃的后代。
刘陶为人不拘小节,简约,身边的朋友都与他志同道合,如果志向不同,既使是富贵之人也不与相交;如果志趣相投,既便是贫贱之人也不改结交之意。所以同宗贤德名士刘恺非常器重他。
永兴元年,冀州刺史朱穆因为宦官赵忠父亲丧事规办得超规越制,他在安葬时使用了帝王才能使用的玉匣。朱穆知道后,命令安平郡守前去调查,官吏们都害怕办事认真严厉的朱穆,于是,便掘墓开棺,出尸查验,赵忠气不过向汉桓帝告了一状,两人也结下了梁子。之后朱穆被汉桓帝免官输作左校,就是服劳役;另外护乌丸校尉李膺也因事免官,在颍川教书。此时刘陶正在太学游学,他知道后便上疏说前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冀州刺史南阳朱穆都是正直清廉,品德纯贞之人,是国家的柱石。应当要他返回朝廷,辅助王室,上同七曜,光明普照,下镇万国,天下太平。之后汉桓帝赦免了朱穆,但是没有继续雇用他。
永寿元年,司隶、冀州发生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然后刘陶又向朝廷上书,请求重新起用朱穆、李膺。说这是上天降下的灾异,是在警戒皇上。不久后又因为张角之人上书朝廷,不过汉灵帝并没有听从,还下诏要刘陶编次《春秋》条例。公元184年,张角作乱,汉灵帝回想起刘陶的谏言封他为中陵乡侯,三迁尚书令。
因为刘陶多次痛切劝谏,权臣都怕他,导致他处处被针对,最后被调为京兆尹。任职之后朝廷让刘陶提交千万的修宫钱。当时汉灵帝卖官鬻爵,升官是要交''修宫钱''的,哪怕不是你主动要买的,刘陶为人清贫又以花钱买官为可耻,于是以生病为由不办公。最后皇帝因看重刘陶的才华,原谅了他的罪过,并征授他为谏议大夫。
中平二年国家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危险,外寇内贼,极为嚣张。刘陶以为天下大乱的底子原因在于宦官势力,并揭露了宦官祸国殃民的罪行,劝汉灵帝休止宦官势力。宦官们诬陷刘陶与叛贼有来往,并把他抓进黄门北寺监狱,进行拷打审讯,最后闭气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