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辽朝的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宋朝开始由攻势转为守势。使宋朝"积贫积弱"彻底暴露出来。

 战争背景

幽州之战是北宋与辽国争夺幽州的大战。宋军在高梁河战役及瓦桥关之役失败后,积极备战,以图再取幽州(今北京)。

"雍熙三年(公元986 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年仅12 岁,其母萧太后摄政。赵光义及一些臣僚认为,辽"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幸用事,大臣不附,内部不稳,此乃夺取幽州的天赐良机。于是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作出再次进攻幽州的决策。萧太后是一个具有统治经验的人物,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在摄政之初,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大修武备。任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为南面行军都统,南院大王勃古哲总领山后军政,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道宁驻守幽州。耶律休哥受命后;积极训练军队,"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因此,辽的国势正在复兴,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情况,较之"畋猎无厌"、"嗜杀不已"的穆宗时期,已有较大程度的改变。但赵光义未进行认真的了解和研究,仅从母后专政这一表象出发,便武断地认为辽内顾不暇,有机可趁,在几个臣僚的怂恿下,贸然作出了北伐决策。

 经过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宋军兵分3 路开始出动,其部署是:东路以曹彬为主将,崔彦进为副,自保州(今河北保定)趋涿州;另一支则由米信、杜彦圭率领,自雄州趋新城(今河北新城)。西路由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自雁门趋云州,尔后会合田重进部东下,从北面会攻幽州。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谭延美为副,自定州北上趋飞狐口。与此同时,派使者到高丽,联络高丽向辽东进攻(该路后未行动)。曹彬等出发前,赵光义对他们说:"潘美之师,但令先趋云、应,卿等以十余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敌闻大兵至,必萃劲兵于幽州。兵既聚,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赵光义的战略意图是:先令潘美夺取云、应等山后诸州,曹彬部则实施战略佯动,持重缓行,扬言攻取幽州,以吸引辽军主力于幽州以南,无力增援山后诸州。待潘美、田重进两路东进会师,再迂回幽州之北,切断幽州与山后辽军的联系,最后合攻幽州。辽直到三月初六才得知宋军大规模发动进攻的消息。萧太后针对宋军的情况,以一部兵力先对西线宋军进行牵制性作战,而以主力对幽州威胁最大的东路宋军主力进行决战,尔后再向山后转移兵力,击破两路宋军。其具体部署是:命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领部队阻止曹彬部北上,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继进;同时下令征诸道兵增援幽州。以耶律斜珍率山西兵马进援山后,阻击田重进、潘美军;以耶律勤德守备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巩固后方,防备宋水师从海上进击辽东。萧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军进驻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作为策应。宋军发起进攻后,开始时各路进展比较顺利。中路田重进军自定州沿滱水(今河北唐河)河谷北上后,于三月初九进至飞狐北。辽冀州、康州军往援,宋军全歼援军。二十三日,辽飞狐守将投降。二十八日,辽灵丘(今山西灵丘)守将也举城降。四月十七日,宋军进攻并攻占蔚州。西路军潘美部出雁门关后,三月初九在寰州击败辽军。十三日朔州辽军守将投降。十九日,应州辽军投降。四月十三日,宋军又攻克云州。东路米信部自雄州出发后,渡过巨马河,于四月初四在新城击败辽军。曹彬率东路军主力约10 万人,三月初五攻克固安(今河北固安),十三日攻占涿州,全歼守军。

d/5c904ae07b787.png"/>

 结果

赵光义得知曹彬军进展过速,违背"持重缓行"的作战意图,即担心辽军切断粮道。当曹彬进占涿州后,辽耶律休哥因兵力不足,采取避免决战,疲惫消耗宋军的方针。夜间用轻骑袭击骚扰,白天用精兵虚张声势以迷惑宋军,同时派兵绕至宋军后方,截断宋军粮道。曹彬军在涿州10 余天,因粮尽不得已退回雄州。曹彬军的后退使本已有利的战局发生逆转。赵光义得知曹彬军后退就食后大惊,认为大敌当前而退军就食,甚为失策。于是急令曹彬率军沿巨马河向米信军靠近,"按兵蓄锐以张西师之势,待美等尽略山后之地,会重进东下趋幽州","以全师制敌",会攻幽州。但是,曹彬部下诸将听说中、西两路军连克州县,屡战屡胜,耻于东路兵不能有所攻取,纷纷主张出战。曹彬不能制止,遂听信诸将意见,补充粮食后,又向涿州进攻。耶律休哥以一部兵力对曹军进行阻击,且走且战,以迟滞曹军行动。这时正值夏天,曹彬大军行进途中缺水,士卒困乏不堪。到达涿州后,曹彬得知萧太后率援军从驼罗口南进,有会同耶律休哥军钳击宋东路军之势,于是命部将带城中民众先行向西南撤退,曹彬亲率主力断后。但撤退中宋军混乱不堪,耶律休哥全力追击。五月初三,在歧沟关大败曹彬军。曹军溃退,夜间涉渡巨马河时,被辽军追上,溺死者甚多。余部继续向高阳(今河北高阳)溃退,途中又被耶律休哥追上,死伤数万人。曹军遗弃大量兵器、军资,残部退到高阳。赵光义得知歧沟关战败的消息,即令宋中路田重进军退驻定州,西路潘美军退驻代州(今山西代县),以避免中西两路再曹败绩。同时增兵北境,阻止辽军南进。辽军在歧沟关获胜后,于七月初以10 余万兵力西移,先后攻占了蔚州、飞狐、应州、寰州等地。赵光义令潘美等派兵掩护云、朔、寰、应4 州居民南迁。潘美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令杨业出击。杨业根据辽军攻占寰州后兵势正锐的形势,不同意出击,认为可领兵出大石路(今代县崞阳石峡口)配合云、朔两州守将率民众伺机撤退。监军王侁谴责杨业见敌"逗挠不战",杨业无奈率兵出战,并与潘美等约定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派兵接应。杨业孤军北进,辽军伏击而大败,退至陈家谷口时,接应兵已撤走,以致全军被歼。杨业受重伤被俘,不屈而死。宋王朝对辽发动的第二次幽州之战,又惨遭失败,仅中路军顺利退回。

战争影响

宋辽战争,先后25年余,以和议告终。宋不仅未获燕云,反而每年要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之所以失败,首先是因宋太宗低估辽的军事实力,在其全盛时期贸然决战。二是在作战指导上一错再错,进攻时仓促出战,轻敌冒进;防御时消极专守,被动应付。加之作战中各部相互协调支援不力,不能集中优势兵力,致屡战失利,最终导致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