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意外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安全教育,家长没有安全意识,每一时每一刻我们的孩子都会受到威胁。在儿童发生的事故中,坠落、溺水、摔伤头、磕掉牙、骨折、车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孩子较弱,体能发育不完善,运动机能差引起的,而这些看似最危险的意外,恰恰是每一个孩子能预防避免的。
2.儿童安全教育
想要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作为更加成熟的儿童监护人,您一定要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大多数突发的儿童伤害事件,都是由于家长或老师的疏忽大意,我们希望家长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重视对儿童的保护,时刻把儿童的安危放在心上。游乐场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地区,我们建议所有可能引发伤害的地方,监护人,负责任都要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要适当限制儿童活动的范围,才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在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后,还要培养孩子养成安全意识。孩子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学校、幼儿园应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抓住活动的各个有效环节随机强化。家长应与学校、幼儿园配合,利用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时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意识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孩子才会重视起来。
3.预防儿童安全问题
瑞典和日本的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面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音小的汽车没有危险,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关键时刻反而会直接威胁孩子的性命,因此,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有计划的训练。例如,孩子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手、烫嘴、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学校、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除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究其发生意外的原因,薄弱的体能也值得家长思考。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反应敏捷,磕碰少一些。缺乏锻炼是大多数孩子的弊病,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孩子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为此,幼儿园、学校、家庭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想让频发的意外伤害从此终止,各方面我们都需要努力,首先要在家长,老师等监护人心中树立起安全的意识,再将安全教育与孩子的生活相结合,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其次要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孩子的体魄,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