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战中,楚国怎么击溃宋国的?

楚国因长期被视为南方蛮族,为周王室和天下诸侯轻慢。楚国不堪受辱,为证明自己不是蛮夷,是华夏后裔,数代国君筚路蓝缕,厉兵秣马,不断扩充领地,西征庸国,东征扬越。楚国实力得到显著提高,楚君熊渠干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并且向天下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再到楚成王时楚国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了。而此时历史进入春秋时代久。周王室衰落,诸侯国纷纷崛起,而诸侯之中的第一位霸主就是齐桓公的去世给了楚成王争霸的机会,然而盯着这个霸主位置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在争夺第二代霸主的路上,动作最快的的宋襄公。齐桓公刚刚疑似,齐国就陷入了内乱,诸公子争立的局面,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向宋襄公求助。宋襄公就着帮助齐国平叛的契机,他送立太子昭回国,想以此来扶立一个亲宋的齐国,让太子昭即位后听命于自己,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称霸诸侯。

宋襄公在鹿地会盟诸侯,他自认为会盟的盟主,抢先执牛耳,这一举动引发了楚成王和齐孝公(即为后的太子昭)的不满。宋襄公之所以敢在齐、楚两大强国面前自己以盟主之位自居,是因为齐孝公是自己所立的,以为齐国会听命于自己,而齐国的实力绝对可以制衡楚国。况且宋国是周天子封的公爵国,而楚国只是个冒爵称王的子爵国,宋襄公压根就没瞧得起楚国,认为让楚国参加会盟已经是对楚国的恩赐了。这场会盟还定下来在秋天要在盂地再次举行会盟,并且会盟的时候互相都不带军队。

盂地会盟前,公子子鱼就劝说宋襄公要带领军队去,楚国不会那么讲信用的。而宋襄公则认为这次“衣裳之会”是自己提出来的,自己不能自食其言。于是,送献公孤身一人前往会盟,结果在谁为盟主的问题上与楚成为发生了争执,被楚国事先埋伏好的军队所擒,并且要发兵攻打宋国。眼见楚国大军来到,公子子鱼对外宣传已经自立为君让楚国觉得攻打宋国无利可图,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国送还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因为盂地会盟上郑国支持楚成王做盟主,就决定攻打郑国。子鱼劝阻他,襄公不听。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战争中郑国率先到达战场,列好阵型后,楚国尚在渡河,公子子鱼劝说宋襄公乘楚军渡河攻打楚军,而宋襄公却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子鱼说再次劝说攻打楚军,而宋襄公却认为要等楚国列好阵再出击。结果宋军打败,宋襄公本人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不久,宋襄公在国人的埋怨之下郁郁而终。

宋襄公不能够适应所谓“春秋无义战”而又生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的真正的贵族,在他看来,战争或许更应该是贵族之间的决斗,或者说是一场竞技,最重要的并不是输赢,首先是要合乎道义,要赢就要赢得漂亮。乘人之危,他不屑为之。而楚国蛮夷之风浓重,完全不顾这些礼仪道德,不讲信用带兵参加会盟扣押宋襄公在前,对于宋襄公的礼让完全不领情,大败宋军在后。有讽刺意味的是,春秋时楚国野蛮不讲理仪遇到最重礼仪的宋襄公,而到了战国时期,楚怀王两次被秦国欺骗,简直就成了第二个宋襄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