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时候,扛旗的士兵如何战斗呢?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不断的交替,那时候的政权基本上都是打出来的,用的是真刀真枪的家伙,胜负都是看士兵和将领的才能,当然更多的是看谁家的人多粮草多。现在经过一些史学的研究,股古装电视剧在这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贴近于曾经真实的战场,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众多的士兵中,或出现一群扛旗的士兵,他们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武装,但是却常常冲在最前面,这些人的在古代战场上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古代对战有时候还是讲究一个礼法的,一般都是在双方列阵完成后才开打,这点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加常见,而实际上,双方一般情况下没有武将单挑环节,而是派一个小兵出去叫阵,出去嘲讽一波,引诱敌人开战,而在一个军队阵型的前面,一般就是这些扛旗的小兵,身上看着没有啥装备,但是却在作战时候冲的非常勇猛,很多人就好奇,他们这是没有攻击力么?战斗时候就扛扛旗完事了?

其实这些棋子在争斗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看各国作战,这些旗子上面不光有什么秦、汉、楚、魏之类的国名,有时候上面还有张、关、曹这样的姓氏,他们所代表的是自己部队的番号,这些扛旗的士兵其实是每一个小队的队长,古代的通讯设备并不发达,所以通讯其实就是靠他们来实现的,相互之间传递旗语,作为一个将帅和士兵之间的信息传递媒介,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旗杆要做的那么长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这个旗子也代表着一个将帅的安危情况,一般这些扛旗兵是分散在战场上的,而在自己的将领身边有一个总指挥,他所代表的是自己主帅的命令。而古人讲究的是擒贼先擒王,当对方的主帅被杀死,刺杀者会连这个一起砍倒,示意战场上所有人,地方主帅已经身亡,这也是让战争快速结束的一个方式。

不过在古代,这件事也闹过不少的乌龙,最出名的就是明朝靖难之战中朱棣对阵李景隆,二人在白沟河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战,朱棣的燕军在对方的攻击下多有伤亡,还被李景隆抄了后路,朱棣的三匹坐骑都被射死了,眼看着军队要败走,就只见一阵大风刮过来,李景隆的帅旗被刮倒了,这时候李景隆军队开慌乱:“将军死了?那还不跑!”这时候燕军就趁乱反击,大获全胜。

所以在古代,这些扛旗的士兵并不是用来撑场子的,他们在战场上面有着实质性的作用,而他们的周围一般还有一队人马保护,看似他们是扛旗冲锋,其实却是在传递将军们的命令,是有秩序的在行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