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铃薯的沟藏保鲜:沟藏法适于在我国北方采用。如我国东北地区,可将收获的马铃薯预贮在通风的空房内或荫棚下,直至10月下旬,使其基本度过休眠期,同时愈合伤口,直至休眠期快结束时进行沟藏。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休眠期长短不同,一般为2~4个月。处于休眠期内的马铃薯,代谢较弱,腐烂少,不发芽。一旦结束休眠期,就开始发芽。可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开挖东西向长的贮藏沟。沟深一般为1~1.2米、宽1~1.5米,长度不限。将薯块堆至距地面0.2米左右,在薯块上面覆土保温,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步增加覆土厚度,以防止冻伤。覆土总厚度为0.8米左右。薯块不可堆得太厚,否则沟内温度偏高,容易引起腐烂。
2.马铃薯的井窖和窑窖贮藏:西北地区土质较黏重,多采用井窖和窑窖贮藏法。每窖可贮藏3005000千克。井窖贮藏时,可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应下一直筒式井,井口为70~80厘米,下部略大于上口,深3~4米,显然后横向挖成T洞,高为1.5~1.8米,宽为1~1.2米,长度根据贮藏量而定,1个井内一般设窖洞2个,洞顶为拱形。洞高1.5~2.5米、宽1~1.5米、长6米左右,窑洞顶部呈拱圆形。还可在有山坡地的地方,可采用窑窖贮藏。以水平方向向土崖挖成窑洞,在窑洞的两侧横向挖洞,高度与窑洞相同,宽度1~1.2米。井窖和窑窖都是利用窖口通风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可在窖的底部铺上塑料,以防止窖内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窖内贮藏不宜过满,以确保顺利散热,每窖以3000~5000千克为宜。气温低时,在窖口覆盖秸秆以防寒。气温高时,可选择晴天的晚上开启窖口,以通风降温。
3.马铃薯的棚窖贮藏:东北地区多采用棚窖贮藏。每年秋季贮藏前建窖,贮藏结束后用土填平,可以用来贮藏多种水果和马铃薯、胡萝卜等蔬菜。棚窖一般深2米、宽2~2.5米、长8米,窖顶用秸秆和泥土覆盖,第一次覆盖厚0.3米左右,以后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调节覆盖厚度。一般在窖顶一角开设一个0.5米×0.6米的窖门,也可用于通风,有的还在窖顶开设天窗用于换气调温。窖内温度是根据所贮产品的要求以及气温的变化,利用天窗及窖门进行通风换气来调节和控制的。窖内湿度过低时,可在地面上喷水或挂湿麻袋来进行调节。黑龙江地区马铃薯10月份收获,收后随即入窖,薯堆1.5~2米高。吉林马铃薯9月中下旬收获后经短期预贮,10月下旬再移人棚窖贮藏。在冬季,根据气温高低情况,调节薯堆表面秸秆厚度,以调节窖内温度。
4.马铃薯的通风库贮藏:一般将马铃薯散堆在库内,堆高1.5~2米,每距2~3米垂直放一个竹制的通风筒。通风筒用木片或竹片制成栅栏状,横断面积0.3米X0.3米。通风筒下端要接触地面,上端伸出薯堆,以便于通风。也可装筐贮藏,以方便马铃薯的进出库管理。贮藏期间要检查1~2次。薯堆周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风散热。贮藏期间,还要注意防止鼠害。
5.马铃薯冷藏保鲜:无损伤、无腐烂、未变绿、处于休眠期(未萌芽)内的马铃薯用于贮藏。冷藏是发达国家贮藏马铃薯的主要方式。要点如下:选择表面干燥、贮藏前避免阳光直晒。人库初期,库温应控制在12℃~15℃,相对湿度95%以上,使其进行10~15天的预贮,促使其伤口愈合,从而增强对细菌以及真菌侵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