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黄巢起义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根据史料的记载,黄巢起义军的转战路线为先南后北,之后便是由北向南。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开始南下征战。这中间,黄巢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南下,至年底,黄巢起义军便进入福建地区,第二年则顺利攻克广州,并生擒其节度使。可见,黄巢起义军的作战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而在其选择南下征战后,更是使得其成为了晚唐时期波及范围最广泛地一次农民起义。那么,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军,为何要选择南下征战?
首先,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军,所以会选择南下征战,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战略上的考量。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随着王仙芝的身亡,起义军已经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这个尴尬境地就是,起义军的生存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并且,当时的唐王朝为了能够有效地遏制黄巢起义军,在当时的中原地区部署了重兵。这样的情况下,黄巢曾一度选择向唐王朝诈降。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则为“巢乃渡淮,伪降于骈”而在唐王朝的武备有所松懈之后,黄巢则“寻南陷湖、湘,遂据交、广”可见,黄巢起义军当时在中原地区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唐王朝压制。因为,自古以来诈降之计,多为迫不得已而为之。史料的记载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在诈降之后不久,黄巢起义军便开始迅速南下征战。而这一南下所展现的也是黄巢起义军战略上的劣势,因为其军中将士,基本都为中原子弟,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自然不会选择远离家乡进行征战。
当然,战略上的劣势仅是一方面原因而已。透过史料我们不难推测,黄巢起义军选择南下,同当时唐王朝统治下的南方地区,有种种问题相关。此前讲过,自“安史之乱”后,供应钱粮的重任,近乎全部落在了南方地区。这样的情况下,在晚唐吏治萎靡的背景下,南方地区的矛盾便已经到了无法调节的地步。
如在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曾在评价唐懿宗一朝政局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夫财上不在国,下不在民”凭此可以推断,唐懿宗、僖宗时期,唐朝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财政危机,而作为当时唐朝最为重要的赋税重地,南方地区自然也是如此。而唐王朝当时重要的赋税、官粮以及布匹等等,则多为当地的节度使、刺史截留。此等情况下,一来,南下征战可能有极大的物质收获,再者,南下的黄巢起义军也可以充分借助南方地区的民间矛盾行事。
其次,唐朝在长江以南地区,虽然也布置有藩镇的存在。但将南方地区的藩镇,同中原地区的藩镇相比,则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唐朝中原地区的藩镇,一来在于防遏“河朔三镇”再者,便是维持东南入关中漕运线路。这样的情况下,唐朝的中原藩镇则多备有重兵。反之,南方地区因为负责唐王朝的赋税供应,所以并没有维持大量的兵力,所以其属于唐王朝统治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于当时来看,黄巢起义军南下征战属于一个正确的决定。
历史上黄巢起义军南下征战的意义,其实丝毫不亚于起义军攻占长安城。这是因为,在黄巢起义军南下征战的过程中,唐朝的统治基础遭到了巨大地破坏,以至于最终造成了唐僖宗末年,漕运不通的情况,而这点意义对于唐朝的灭亡而言,起到的是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