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是赵括平庸吗?其实不然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场重大战役,每一场战役中都有一个或多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这场战争的主帅。他们有的稳扎稳打,出奇制胜,有的却因急于求胜贸然进攻,却一败涂地。总而言之,“胜败乃兵家常事”,两方交战,有一方胜利,自然就有一方会失败。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我国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这是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争。经此一战之后,秦、赵两国孰强孰弱自然一目了然。战争本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名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中,它成就了一个人,那就是一代名将武安君白起。

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毁掉了另一个人,那就是赵括。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无论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消耗巨大的大战争。失败的一方,自然要承担战争所带来的各种损耗与严重后果。在这场战争中,赵国军队死伤高达几十万,至此,赵国国力日渐衰微,甚至,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了。

战争失败了,自然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此事负责。如此一来,身为主帅的赵括自然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替罪羊。于是,赵括成了一个“只会空口白话,不懂灵活变通”的失败典型。可是,笔者有一个疑问,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确实,主帅对于一场战役的胜败起着很大的作用,可是,从全局来看的话,把这场战争失败的所有过错,全都推在他一个人身上,这未免太过武断了。对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赵括确实该负主要责任,但是,任命他为主帅的赵王真的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既然,已经说到这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引发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了。据史料记载,这场战役的导火索,其实,就是赵王接受了韩国的上党。相传,秦国为了争夺上党那块战略要地而去攻打韩国,面对素有虎狼之称的秦军,实力弱小的韩国自然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眼看上党保不住了,但他们却不甘心,让秦国就这样轻易夺走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祸水东引”的计策,那就是:把上党送给对其早已垂涎已久的赵国。借此,让秦赵两国鹬蚌相争,那么,他们就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这个计策并没有多么的高明,只要赵王坚决不接受这座城池的话,那么,他们所有的算计也就落空了。可是,怎奈赵王并不聪明,而且,还有一个会拖后腿的亲戚平原君。此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不但没有看出韩国背后的用意,反而还积极劝说赵王趁机不费一兵一卒,将上党收入囊中。

虽然,许多朝臣都劝说赵王不要这么做,但显然,赵王还是更相信自家人,于是,就接受了平原君的这一建议。这样一来,秦国的如意算盘自然也就落空了,可是,秦王是会是一个吃亏的人吗?既然赵国得了上党,那么,他的火力自然也就对准赵国了,这便是长平之战的起因。

刚刚开战的时候,赵国的主将是老将廉颇,他深知双方实力相当不宜主动出击,于是,就死守城池,无论秦军怎么挑衅都不肯出战。如此一来,战争便陷入了一个胶着的状态。此时,拼的可就是国力和两国君主的耐心了,要说在国力上,秦国还稍逊一筹。

毕竟,赵国地处中原,物产丰富,而秦国却偏居一隅。时间一长的话,秦国在后勤上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吃力了。这样一来,赵国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将秦国军队拖垮。可是,赵王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他屡次命令廉颇主动出击,妄图一举歼灭秦军。

可是,廉颇始终坚持自己的战略部署,对赵王的命令不为所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惹恼了赵王。并且,秦国的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且,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决定换将,当时李牧还年青,尚未出头。名将乐毅弃燕投奔赵国不久,被封于观津,其心未附。赵王则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所以,很快派了赵括来代替主帅之职。赵括接手军队之后,只能按照赵王的命令更改了廉颇的战略部署,并且,还主动出击了。

这一去,自然有去无回。不但,被秦军围困了40多日没能突围,他自己最终还被乱箭射死了。主帅都让人杀死了,长平之战的失败,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前后损失四十五万。从此,所有人都认为这次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赵括身上,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只是在执行赵王的命令罢了。

君王下达了错误的指令,最终,却让执行的人来承担失败的后果。我们不得不说,赵括这锅背的有点冤啊。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之久,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孝成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很可惜,赵括遇上的是白起,白起依托强大的秦国打败了赵括,最终,笑到了最后,但是,就赵括而言,他并非是“纸上谈兵”之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