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为什么死咬着合肥不放?真相是什么

三国时期“合肥”为什么如此重要,让东吴孙权死咬不放,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处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分属两大水系的东淝河和南淝河在逍遥津汇流。新石器时期,人们在此定居。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称:“夏水暴涨,施(南淝河)合于肥(东淝河),故曰合肥。”

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围绕合肥在45年里爆发10次大规模战争,曹魏四越巢湖不成,孙吴六攻合肥不下,为什么孙吴紧盯着合肥不放?

上图_ 合肥地理位置

位置特殊 交通要冲

曹魏和孙吴首先看中的是合肥的地理位置。合肥,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它东挽江淮丘陵张八陵,西抱大别山余脉皖西山地,南濒长江,北枕淮河。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首置合肥县,时移世易,当地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秦岭和淮河横贯东西,势分南北。秦岭余脉延伸至安徽,天柱山、白马尖、老嘉山、琅琊山自西向东组成标志性的江淮分水岭,其中位于肥西的将军岭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嘉庆《合肥县志》载:“将军岭在城(合肥)西四五十里,一名分水岭,岭下有分水田,一源二流(一流入江,一流入淮),即淝源分流处。”

秦汉时期,北方自合肥南下,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经巢湖(今安徽巢湖市)、过昭关(今安徽含山)、至历阳(今安徽和县)、抵丹阳渡江,达吴县(今江苏苏州),这是联系江南的要道。

西路自群舒(今安徽庐江西),绕道衡山,从枞阳渡江,或穿衡山,到浔阳江,通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南),此路是连接闽越的捷径。

孙吴偏居东南,不论自保还是扩张,交通无疑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合肥是南北交通的关键节点,因此,孙吴对合肥倍加重视。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处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分属两大水系的东淝河和南淝河在逍遥津汇流。新石器时期,人们在此定居。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称:“夏水暴涨,施(南淝河)合于肥(东淝河),故曰合肥。”

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围绕合肥在45年里爆发10次大规模战争,曹魏四越巢湖不成,孙吴六攻合肥不下,为什么孙吴紧盯着合肥不放?

位置特殊 交通要冲

曹魏和孙吴首先看中的是合肥的地理位置。合肥,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它东挽江淮丘陵张八陵,西抱大别山余脉皖西山地,南濒长江,北枕淮河。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首置合肥县,时移世易,当地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秦岭和淮河横贯东西,势分南北。秦岭余脉延伸至安徽,天柱山、白马尖、老嘉山、琅琊山自西向东组成标志性的江淮分水岭,其中位于肥西的将军岭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嘉庆《合肥县志》载:“将军岭在城(合肥)西四五十里,一名分水岭,岭下有分水田,一源二流(一流入江,一流入淮),即淝源分流处。”

秦汉时期,北方自合肥南下,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经巢湖(今安徽巢湖市)、过昭关(今安徽含山)、至历阳(今安徽和县)、抵丹阳渡江,达吴县(今江苏苏州),这是联系江南的要道。

西路自群舒(今安徽庐江西),绕道衡山,从枞阳渡江,或穿衡山,到浔阳江,通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南),此路是连接闽越的捷径。

孙吴偏居东南,不论自保还是扩张,交通无疑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合肥是南北交通的关键节点,因此,孙吴对合肥倍加重视。

其实,合肥在孙吴的战略上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孙吴不可能在长江沿线布置重兵,只能分兵进行重点防御。淮河东西全长1000公里,横跨豫、鄂、皖、苏、鲁等五省。《禹贡》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河水系共有58条支流,流域中有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五大湖泊,沿岸遍布湾地、洼地和沼泽。孙吴以此为跳板,进能问鼎中原,退能巩固长江,陈兵淮河流域,优势明显大于长江。能为孙吴政权赚取充足的战略纵深。

明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明确提出:南方政权“其时之盛衰,大约以淮南北之存亡为断。”这是对孙吴最好的注解。作为江淮流域的中心城市,合肥的得失,关系到孙吴守淮战略的成败。曹魏显然意识到这一点,魏明帝曹容坦言:“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之于三城之下。”可见,合肥和襄阳、祁山并列为曹魏三大战略重镇之一。曹魏和孙吴争夺合肥,无疑是服务于全局的战略措施。

顾祖禹总结:合肥“府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陈、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盖终吴之世曾不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为魏守也。”一番话将提高了合肥的地位。

曹魏在江淮地区扎根合肥,牵制了孙吴的军力,为最终一统天下埋下了伏笔。纵观历史,合肥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发挥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反而与日俱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