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隆科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康熙末年的夺位之争中,隆科多对雍正从拥护到背叛,转变之快令人心惊。隆科多力挺雍正顺利继承皇位,并助他稳定了京师局势。雍正即位后,对隆科多荣宠备至,但隆科多恃宠生骄,不断通过擅权、结党等方式发展个人势力。这不仅严重动摇了皇权统治,也使得君臣关系发生了改变,最终隆科多被雍正囚禁至死。隆科多从忠诚走向背叛,不仅是个人行为不羁所致,也是君臣权力冲突的必然结果。
1.隆科多将雍正的荣宠当作理所当然,为君臣矛盾埋下隐患
历史上真正的隆科多,跟《雍正王朝》中的设定有点差别。他跟佟国维的关系并非是影视中的叔侄关系,而是真正的父子关系。隆科多在雍正夺嫡一事上的力挺,让其在雍正即位前期备受荣宠,在品秩和爵位上青云直上,隆科多让这种仕途上的顺遂冲昏了头脑,迷失自我,日益骄横。
康熙在位时,隆多科见到皇子都会下跪问安行礼,但是到了雍正即位,隆科多再碰见康熙的皇子,也就是雍正的兄弟们,却只是起身致敬,不再下跪行礼。而皇子见怪不怪,甚至会对隆科多礼让三分,实际上这些都是封建礼法所不容的。对于雍正的专宠,隆科多没有意识到背后的隐患,以及自己不断专断权势,且贪婪不法,毫无顾忌,任由家人门生勒索财物,招摇过市。
如果说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凭借从龙之臣官运亨通,是他不可替代的功劳所致,但多次逾越礼法却没有受到雍正责备,则是雍正的宠溺了。且从姻亲关系上来说,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雍正特许其在奏折上加上“舅舅”二字,在有清一代可谓别具一格。隆科多但凡收敛一些,便不会导致他与雍正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
2.隆科多没有大局意识,一味培植自己党羽,与雍正唱起对台戏
众所周知,雍正初期政局不稳,尽管取得皇位,但各方势力仍旧虎视眈眈。雍正重用隆科多,其中有对隆科多的感激之情,但也有借力打力,兴一派灭一派的意思。当时党派林立,雍正重用隆科多、年羹尧等人,并给予了极大的权力,是希望他们紧紧围绕自己,打击其它势力。
但是隆科多没有大局意识,也没有觉察到时局的变化,将雍正的恩宠当成理所当然,做出了很多僭越之事,甚至跟雍正唱起了对台戏,导致君臣关系极度恶化。
年羹尧平定西北有功,广结朋党遭到雍正的残酷打压,隆科多竟然没有惊醒悔悟,反而更加乖张,令雍正大为恼火。从这里可以看出,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雍正的心腹大臣,但是却没有帮助雍正解忧排难,反而相互勾结,做出了很多不法之事,让雍正有了肃清朋党的决心。
雍正对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处理方法不同,对年羹尧是残酷打压,对隆科多确实恩威并重。隆科多门下党羽比较多,此时应该从年羹尧的结局中醒悟,遣散党羽,上书谢罪。但隆科多仍然结党营私,以为单单交出兵权就可万事大吉,在贪婪、恋权之中与雍正反其道而行之,导致与雍正的关系急转直下。
3.隆科多在雍正的警示下不知悔改,导致君臣的最终对立
雍正为了警示隆科多,让其查办年羹尧一案,但面对铁证如山,隆科多竟然兔死狐悲,包庇袒护年羹尧,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也激怒了雍正。因为对两人的恩宠,乃至对两人关系的警示对隆科多毫无用处,隆科多明知故犯,直接导致了雍正从警示变成了实际惩处,隆科多的地位也从雍正眼中的功臣舅舅变成了背主小人。
削爵降职对于隆科多来说还不算严重,毕竟没有治罪查办。隆科多私藏玉牒案,则是隆科多背叛雍正,导致雍正治罪的导火索。皇家玉牒十分神圣,记载的是皇室血统的血脉关系,只有宗人府可以保存,外人连看都不能看一眼。特别对于雍正一直有夺嫡的传闻,更将玉牒看得很重要,但隆科多结交八阿哥的旧臣,私藏玉牒,其心可诛,算是彻底地背叛了雍正。
隆科多不顾多次警示,藐视皇权,最终被幽禁至死。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处置隆科多,并没有严厉斥责,而是让其幽禁反省,对于刻薄寡恩的雍正来说确实是网开一面。但隆科多背叛雍正,导致君臣关系破裂,若没有雍正的过度纵容,隆科多也不至于一错再错。
概而言之,隆科多背叛雍正,原因有三:
其一,恃宠生骄,肆行不法,隆科多协助雍正即位,备受荣宠,日益骄横,不知收敛,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迷失自我,经常做出逾越礼法之事;
其二,不察时局,擅权结党,隆科多与年羹尧私下结党,面对雍正的的打压,不知循规蹈矩,举止乖张,我行我素,与雍正反其道而行,君臣关系急转直下;
其三,君臣对立,不知悔改,雍正要惩治年羹尧,隆科多却勾结包庇,更私藏玉牒,不顾雍正多次警告,漠视皇权,无视法规,最终站在雍正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