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末将领周遇吉,明朝最后的硬骨头,让李自成感到惧怕。
相信大家对于的历史,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我们都知道。在明朝末期,自从率领农民军起义之后,可以说是般取得胜利。但是在明朝众多将领中,仍旧有让李自成害怕的人,而这一个人差点也是让李自成的战略计划差点崩溃。李自成当初在明朝担任的一个小官,但是他却熟悉明朝战略打法,所以在率领军队当中,他也是骁勇善战,在的过程中,简直可以说是锐不可当。
而他称王之后,也是打出了他的口号,那就是顺应他可以不交纳粮食,这句口号也是吸引了很多人,许多百姓也是纷纷的拥护李自成,而起义军队的力量也是越来越强大,而这使得明朝的灭亡加快了步伐。虽然那时候的明朝已经天下大乱了,但是当时的建制仍旧还在,所以想要彻底地消灭明朝,需要一座一座城池的打,而在他征讨的时候,也是遇到了让他害怕的将领。当时让李自成害怕的人着实不多,甚至就连吴三桂和北方的军队都不怕,那为什么会怕此人呢?
这个人就是,他就是那个让李自成非常害怕的将领,而关于他到底哪年哪月出生也是一个谜。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的出生地在明朝的锦州卫,和吴三桂的出身都一样,都是出生于东北。但是他本人的名声却是要比吴三桂要强上很多。在很小的时候,此人便一直习武,并且擅长骑射,而加入明军的队伍当中后,每次战斗都会奋勇杀敌,所以也是受到了很多军官的重视,慢慢地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了一名军官。
此人就是周遇吉,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奋勇杀敌,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屡立军功,逐渐从一名普通士卒提拔为京营游击。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连升两级,为前锋营后将。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加太子少保,左都督。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出任山西总兵官。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冬,李自成攻占陕西,准备取道山西,向京师进发。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结果,北京只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不得不赶赴代州,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自成后,劝降了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表明自己效忠明朝、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月七日,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再次出兵,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率军突围后,退守宁武关。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李自成志在必得,周遇吉誓死抵抗,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李自成以数十倍的兵力,将宁武关围了个水泄不通。期间,李自成曾派士兵高呼“不降者屠其城”,一连五天,未能奏效。李自成恼羞成怒,使用车轮战术,不惜将士伤亡,“前队死,后复继”。经过数日激战,周遇吉弹尽粮绝,宁武关城破。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仍奋战不止,“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李自成见周遇吉宁死不降,于是“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乱箭穿心,还被肢解,一代名将死得极其惨烈。
随即,李自成“遂屠宁武,婴幼不遗”,以发泄遭到抵抗之恨。宁武一战,李自成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将士死伤甚多,而要想到达京师,还要经过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等关隘,这些关隘皆有重兵把守,前途布满荆棘。杀敌八百,自损三千,李自成实在是被周遇吉打怕了,以至于说“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若再遇到像周遇吉这样的抵抗,起义军就会全军覆没。
何去何从?李自成进退两难。正当李自成准备返回陕西时,各关隘守将竟然纷纷投降,李自成这才长驱直入,逼近京师。占领京城后,起义军四处烧杀拷掠,但心有余悸,仍不时地说“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仍对周遇吉这根硬骨头感到后怕。
历史记载,周公在城破后,佐僚,亲兵相继战殁,径自骑马在敌群中拼杀,坐骑累倒在地,周公赤膊提刀继续斩杀了数十人,力气衰竭被执,愤怒的农民军将其绑在高杆上乱箭射死,尤不解恨,又乱刀将其分尸。
夫人刘氏听到丈夫的死讯,“饮血誓死”,亲自率领奴仆婢几十人登上官署屋顶,或凭门窗断墙,发箭射杀敌人,农民军只得纵火焚烧房屋使其就范。最后周府全家跳入火海,慷慨赴死。
90年代宁武县政府搬迁周公墓时,发现墓中有周公遗骨,其头骨处有15厘米长度的刀伤,牙床骨受损严重,可推测当时被乱兵毒打的惨况。
二月二十二日宁武关城破后,,大同、宣府(今宣化)、居庸关直至京畿一线,守臣、镇将,或望风溃逃,或献城迎降。农民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于三月初二陷大同,十一日陷宣府,十日陷居庸关,十九日即最后完全攻陷京师,明朝遂亡。
之后建立的南明小朝廷追封周遇吉为太保,谥忠武公,列祀旌忠祠。清代沿袭明制,仍以忠武公祭之。
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周公之后,就再无更多的忠臣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