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慈禧的阻挠,戊戌变法能否带领清朝走向成功?

对戊戌变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今天的很多人,对慈禧太后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中学课本上那个大权在握却冥顽不化的老太婆形象中,好像这个老女人正经事不干,专门就是给正面人物唱反调,唯恐清朝不完蛋似的。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作为一个执掌清朝48年的女人,慈禧太后比任何人都希望清朝强大,毕竟在国人的传统思维中,面子有时候比生命都重要,谁没事了奔着亡国之君的名号去啊?再说了,这种黑锅一样的东西还需要争取吗?啥都不干坐等就行。

所以慈禧绝对是想着有一番作为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咸丰皇帝死后,慈禧联合东宫太后慈安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搞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执掌了清朝的最高权力。

此时的清朝,外有英法美俄等列强的觊觎和侵略,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反抗和捣乱,西北和西南的回民也伺机勾结外国叛乱建国,清朝走到了自建国以来最危急的时刻。

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打破祖制,大胆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一系列汉族官僚,除了全力绞杀太平天国、镇压捻军、扑灭西北回乱、收复新疆,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成功击退法国侵略者。由于此时的皇帝为同治,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同治中兴”。

作为清朝的掌舵者,尤其是1871年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就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在维持风雨飘摇的清朝方面,慈禧太后是功大于过的。

虽然清朝晚期的统治非常反动,对于列强的侵略难以抵抗,但在风雨飘摇的乱世,维持版图统一比支离破碎最终沦为列强殖民地的结局要好得太多。

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继续扶持光绪皇帝。应该说,对于光绪皇帝的志向,慈禧并不反对,毕竟任何皇帝都不想成为亡国之君,所以1889年光绪亲政后,慈禧是给了这个年轻人很大自主权的,于是才有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老实说,如果没有翁同龢对光绪的鼓动,光绪的小宇宙被点燃,清朝可能不会败得这么惨,毕竟实力摆在那里,仅靠李鸿章的淮军和日本全国死扛,就是三个李鸿章都不够打。

甲午战争惨败后,光绪郁闷,资产阶级觉醒,于是才有了戊戌变法。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戊戌变法除了富国强兵的想法值得肯定,几乎没有任何可取的地方。政治素人康有为除了给光绪吹风,拿不出任何实质性措施,更没有处理维新派与保守派矛盾的经验和能力,这注定了这场变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闹剧,年轻的光绪又一次成了康梁二人的冤大头。

而即便这样,慈禧也是支持变法的,因为她不想在她手中断送江山。要知道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戊戌变法不可能折腾103天的。但是这场变法变着变着就变味了,成了光绪向慈禧要权的夺权行为。

更要命的是,维新派的谭嗣同还提出卖掉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筹措经费,这让千辛万苦才收回新疆的慈禧气不打一处来。

不仅如此,康有为等人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提出让光绪聘请伊藤博文为变法顾问,并将把决事权交给他。最让人怒不可遏的是,康有为甚至提出“中美英日合邦 ”,想要将我国的军事、财税、外交等国家大权等全部交给列强。这不是富国强兵,更不是君主立宪,这是赤裸裸的卖国。

今天的很多人,对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告密痛心疾首,但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任凭这帮二杆子胡闹下去,今日的我国可能会更危险。

慈禧从维护清朝统治的角度出发,做法没有问题。而如果慈禧不阻挠的话,我国能成为世界级的帝国主义国家吗?当然真的不能。从明朝和清朝后期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全部夭折的过程就可以看出,这个小农经济支撑起来的帝国,根本不可能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没有了慈禧太后的阻挠,清朝要走上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还是很难的,根本原因,就是作为清朝的商人们,早已经在长期封建制度的残害下,面对统治者唯唯诺诺,难以参政,更不用说动用国家权力,去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