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写的《红楼梦》,里面没有一句是废话,那么其中龄官唱的“米大蜘蛛厮抱定”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古代,听曲看戏是豪门贵族最重要的娱乐方式。
穷人家只能隔着墙头,听听富贵人家中传出来的戏文,或者在庙会中欣赏一下公共演出的戏曲;好一点的人家,可能在家中有重大喜事的时候,请戏班子到家中演出;像《红楼梦》中贾府那样的豪门,则会专门在家中养一班小戏子,以便随时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
当年贾府的鼎盛时期,就曾经在府中养过一班小戏子,后来这些女子年龄大了,被主子们许配给了家中的小厮;后来元春省亲的时候,为了能让贵妃娘娘欣赏戏曲,贾府又特意派贾蔷南下姑苏,花了三万两银子,采买了十二个小戏子。
正月十五夜,元春姗姗而来,小戏子们隆重登场,按照元春点的戏单,依次上演了《家宴》、《乞巧》、《仙缘》、《离魂》等几折戏曲。在87版的《红楼梦》中,精准还原了这几处戏曲。龄官扮演的杨贵妃,在表演《乞巧》时,按照洪昇《长生殿》的文本,一字不差地唱出了原文,“宫廷,金炉篆霭,烛光掩映,米大蜘蛛厮抱定,金盘种豆,花枝招展银瓶”。
这段戏文,很详细地描写了宫廷之中奢华的陈设和富贵的气息。金炉之中的烟雾袅袅升起,摇曳的烛光交相辉映,金盘中种着红豆,银瓶中插着鲜花。可是,那一句“米大蜘蛛厮抱定”,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在奢华的宫廷之中,蜘蛛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提起蜘蛛,我们不免要想到在一所久无人居的空荡荡的房子里,飘着丝丝缕缕的蛛网,这往往是一种萧条的征兆。而这段戏文,写的是正在得宠的杨贵妃,在七月初七夜与唐明皇盟誓的故事,不应该产生萧条的因素。
其实,蜘蛛在这段戏文中,扮演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七月初七,是乞巧节。这一天,闺中女子除了要做针线与姐妹们比一比谁更巧,用瓜果供奉织女之外,还从汉代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习俗,将一种小型蜘蛛放在盒子里,等第二天早上看蜘蛛结出的蛛网之疏密,如果蛛网很密,证明这位女子就“乞”到了更多的“巧”,反之则证明女子没有“乞”到什么“巧”。
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了下去,到了唐宋时期依然盛行。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如实记载了这种习俗,“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正圆,谓之‘得巧’。”
很显然,在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那个七月初七,他们也抓来了一只米粒大小的蜘蛛,所谓的“厮抱定”,就是这只蜘蛛开始结网了。这个情节设定,也非常符合《乞巧》的主题。
所以,在奢华的宫廷情景描绘中,才有了这一句“米大蜘蛛厮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