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为何会发现上品无寒门现象的发生?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比较特殊的时期,它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并在这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我们古代第二大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因九品中正制度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士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性不断扩大,皇权与士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并由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产生,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才华得不到展示和赏识。但与此同时,这个动荡的朝代,也产生很多文学大家,艺术大家;所以,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寒门,皇权的分析,来了解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一、"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九品中正制被建立在一个政局混乱,战火连天的时代,它起源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在魏武帝曹操在位时展露头角,魏文帝曹丕继位时正式成立。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州郡中的官员的选拔,来选举出有贤能,有地位,有名望,和擅辩别人才的官员来担任"中正官"。
而中正官也有大小之分,其中对大中正官的选拔尤为的苛刻,它必须由中央二品以上的官员来担任,而中正官的责任就是,从中央给他们的人才资料册中,通过对人才们的家世,形状,定品的评判,把人才们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此处的评判,作为他们入士之后,被授予官职品阶的依据。
2、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有何影响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它为中央提供了大量的地方上的人才,并使中央集权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随着中正官慢慢被门阀士族所把控,九品中正制对中央的作用慢慢减弱,对门阀士族的作用慢慢加强,这使得出现在朝廷上的上品官员皆是由士族子弟担任。等到了曹芳继位时,司马懿把持朝政,这更使得选拔官员的范围变得更加的狭窄,把从各州郡选拔人才逐渐演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以至于造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现象的产生。
并且随着"九品中正制"的不断发展,它严重偏离了对人才选拔的初衷,从起初建立时对才能,德行的重视,到西晋时只对家世门第的重视,造成了朝堂上,上品的官员皆是由士族门第来担任,"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变成了用来加强士族门阀自身势力的工具;这使得士族门阀地位变得空前的强大,皇权的地位被削弱的更加严峻,而寒门子弟报国无门,不受重视,致使人才大量流失,这极大激化了皇权和士族之间的矛盾。
三、皇权与士族的相辅相成
1、魏晋时期士族的地位
士族在中国古代是家世显赫,家学渊源的象征,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上学的机会,而士族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性,往往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晋书许迈传》曾说道:"家世士族,而迈少怡静,不慕仕进。"而那些地方豪强,军事势力的幕僚常常都会以士族来担任,很少有平民百姓来担任。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士族的地位达到了极盛。并且由于朝廷官员大部分由士族担任,致使"门阀士族"的诞生。
2、士族对皇权的两面性
在曹魏时期,魏文帝曹操为了笼络势家大族,没有收缴他们的武装力量,而是设置中央官职,派遣"都督",到各势家大族的军队里充当统帅,这也间接的使他们的武装力量,受中央所监管;等到了曹丕继位后,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都督制",这个制度的建立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也使更多的地方势家大族朝着中央靠拢,但由于统治者过于追求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势家大族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出现,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曹丕为了削减地方势力,加强皇权,曹丕不得不依靠士族的力量,来使朝廷和地方达到平衡。在魏晋时期的早期,这样的做法,对削减地方势力有很大的好处,也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很大的好处,但由于曹丕长期对士族的暧昧状态和对他们的放任,使得士族不断地发展壮大,慢慢的,士族把控了选官制度,导致中央没有人才可用,失去了对朝廷官员最强的控制权,而那好不容易加强的中央集权,也渐渐的被削弱了。
四、历史遗留问题
1、皇权和士族的矛盾达到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数不清的皇帝的更替,但无论皇权怎么变化,士族的地位一直不变,皇权和士族相互扶持,相互反哺。
在魏晋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九品中正制,这使得皇权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由于统治者过度的对地方的控制,致使选官的权利落入了门阀士族之手,而又由于中正官大多是以朝廷二品以上的官员担任,导致士族把握了选官的权利,等到了魏晋南北朝的中期,士族达到了全盛时期,从而使得皇权被削弱。
魏晋的后期,统治者开始崛起,他为了把朝堂的控制权力,从士族手里夺走,建立了司徒和被评人,来限制中正官的权利,这促使皇权得到复燃,但统治者没想到的是,这个举策,加大了士族和寒门之间的矛盾,也加大了士族对统治者的不满,使得魏晋后期进入崩溃阶段。而皇权与士族的矛盾问题,也间接地为后世统治者在对待士族,寒门的态度和政策上,获得了更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民族大融合带来的冲击
自东汉覆灭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又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三百多年中,我国古代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北方的民族往南方迁徙,南方的民族往北方迁徙,这使得我们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北魏孝文帝在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促进经济发展,他模仿汉代的政治制度,实行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倡导胡人与汉人之间联姻,这些制度的实行,使得胡人和汉人之间的隔阂逐渐缩小,并且胡族百姓积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学习和实践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孝文帝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积极推广均田制,极大地促进百姓对农业的热情。
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加速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对我们第二次的民族大融合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得长期受战乱影响的百姓们得到了暂时的休整,也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繁荣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后世隋朝建立民族大一统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在这样皇权被架空的历史背景下,统治者对于崛起的门阀士族,只能用暧昧的状态来维持他,既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冷淡。同时,统治者为了维持朝廷稳定,为了维持国家的繁荣,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加大对内官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寒门人才捆绑,使自己的封建王朝得以达到势力的均衡。但由于士族门阀的阻碍,寒门依然不能进入朝堂的中心,这使得统治者的地位岌岌可危;魏晋时期的统治者只能作为门阀士族的傀儡,来维护这可笑的王朝统治。
而寒门子弟,由于国家朝堂的腐败,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那些才华横溢的寒门子弟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也使得他们最终辞官,归隐田园。这既是寒门子弟的悲哀,也是他们的幸运,悲哀的是壮志难酬,幸运的是减少了虚伪王朝对他们的迫害。正因他们对官场的失望,使得他们把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产业。
所以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我爱恨交织,爱它为我们中国文坛做出的贡献,恨它给百姓们带来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