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庄子,在人们的想象中,也许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类型的世外高人吧,因为“道”的学说高深莫测,那么研究道学的人自然也应该是一种这样的形象。可毕竟历史是真实的,如果像屈原笔下那种每日喝露水吃花瓣的活法,怕是真要升仙了。庄子做过官,可后来却再也不愿做官,是发生了什么,会让他如此不屑官场了呢?
庄子处在战国时期,是宋国人,先祖还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的道家学说中“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可以说是影响深远。他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用一些引人入胜的话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道理讲得清晰明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厉害、很多人做不到的本事。代表作品有《庄子》,里面也有非常多名篇,被人们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他曾经做过官,可是在辞掉官职之后,坚决不再出仕,给多大的官也不要。也许会有人说,是因为官场黑暗。在那个时代,诸侯称霸,最著名的七个国家里面并没有庄子的母国,也就是说,宋国在当时是一个小国,完全不能与战国七雄相比。最初的庄子无论是出于养家糊口,还是想要通过仕途来证明自己,亦或是其他原因,他在宋国蒙地做过“漆园吏”。
这个官职在当时属于不入流的那一种,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费神费力,工资还不高。因为漆在当时属于国家战略物资,无论是修缮宫殿、制作武器,还是百姓日常生活,都需要用到它,因此国家对于漆是很重视的。庄子除了每天要尽心尽力看护这些物资,还要应付上级官员经常的审查,要加班加点整理汇报材料,各种数据、各种报表每天在眼前飞来飞去,还不得不低眉顺眼,在与上级的酒宴上陪笑陪聊。
这种情况,庄子哪里受得了。没有时间读书抚琴,也没机会吟诗作画,还得去做一个自己非常不屑的人,时间一长,庄子很干脆地撂挑子,辞职不干了。这个时候,或许影响他后来不愿做官的想法其实是官职太小,每天听人使唤看人颜色,让他觉得非常不乐意。
可是,既然漆园吏太小,自己做得憋屈,那为什么后来楚国国君专门派人来请他去做丞相,他也还是不干呢?要知道,楚国国力强盛,而且还肯给出这么高的一个职位来给他,放在别人身上,做梦都能笑醒了,为什么庄子也一口回绝了呢?还表示,自己宁愿做烂泥塘里面翻跟斗的小乌龟,也不要做庙堂上供人瞻仰的大乌龟。
很多人都会觉得庄子怕不是傻了,实则不然。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旦走上了高位,成为领头羊式的人物,自己将会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哪怕会有更高的俸禄、更大的威风。尤其是,丞相每天在君主眼皮底下晃悠,万一有什么小错,丢掉的可不只是官职,严重的还要牵连自己的家人,多危险呐。
从这一点来看,庄子必然是一个明白人,小官太小,不屑,大官太大,冒险,可是自己又始终都找不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合适的官职,那干脆也就不做官了,以“游世”的立场与态度打发自己的生命,也正因此,才有了那个让人羡慕,却又只能仰望的思想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