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传三国时吴国有位民间医生,姓董名奉,字君异,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衷于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看好一个轻病患者,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一棵杏树;如果治好一个重病患者,就让病家栽五棵杏树。几年之后,董奉杏园里的杏树已经达到10万余棵,茂密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庐山的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可谓救人无数。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普遍敬仰。在他去世后,庐山的百姓们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2.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以纪念他。由此,“杏林” 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