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能同统一天下?只是善于用人吗?

秦末六国并起,诸侯再起纷争,为什么只有刘邦一个人杀出重围建立大汉,到底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实施仁政

楚怀王在选择向西入关的人选时,大家就建议说项羽残暴,只有刘邦仁德可以入关。在向西攻打的路上,攻打大宛时久攻不下。宛城太守的幕僚陈恢跟刘邦说:“如果强攻大宛肯定是两败俱伤,大宛之所以负隅顽抗主要原因是以为如果被打下来大家都会被斩首,如果将军能跟大宛订立盟约,封赏降将,那么将来的进攻路线也会一马平川。”刘邦就用了他的计策,果然大宛投降,周围的郡县也纷纷投降。一路上高歌猛进,秦将争相效仿。很快就打到了关内,秦王带着众臣来投降,刘邦就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秦法。并且关中父老想给刘邦庆贺也被婉拒了,这样更得民心了。

他本是一个小小的农民,身份卑微,却不喜农事,多次被父亲责骂,但是依旧我行我素,这也注定刘邦不是那种乐于现状、安然度日的人。由于刘邦长得比较帅气,为人又十分仗义不拘小节,于是结交了很多酒肉朋友,不知不觉中也就在当地的小混混中颇有威望。年少时的他十分仰慕信陵君,就想要投入信陵君的门下,于是西行至大梁,奈何信陵君已死,他便做了张耳的门客,两人还因此成为知己。但是不久后,张耳成为朝廷的通缉要犯,门客散尽,于是刘邦又回到了家乡沛县。

知人善任

萧何,曹参,樊哙,张良这些有名的文臣武将都是居功至伟。当初韩信就是个小卒,只有萧何能够认识韩信的能力,刘邦因为对萧何的信任才能让他去追韩信。反观项羽,亚父的话基本就没怎么听过,要不然早就在鸿门把刘邦给干掉了

在这个以身份地位为重的社会里,有多少人曾埋怨自己的出身,太过于平凡。以至于把自己所有的失败与不堪,都归于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没有办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起助力作用,这是什么,是懦弱的表现。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去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的,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抱怨,因为强者都在奔跑,努力地奔跑,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向前冲刺,这是志气与勇气的体现。唯有如此,那些所谓的出身与后台,才会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懂得隐忍

冷静分析局势。在项羽西奔关中时果断放弃。参加鸿门宴会,在随后封王时被封到巴蜀也没有丝毫反抗,直接赴任。而且还烧掉栈道,给项羽无心东向的错觉。后来韩信打掉齐国,自封齐王,也是默许。虽然也属于无奈之举,但也是从大局出发,一切都为夺取最后的胜利。

外在和内在的亲和力。高祖本纪里记载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说的是刘邦不仅相貌不凡,而且乐善好施非常豁达。跟他一起做官的同事都跟他开玩笑。而且帅到不带钱就能娶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当时吕公宴请宾客,不满千钱的只能坐堂下。刘邦直呼贺万钱,然而却未带分文。事后这顿霸王餐非但没有挨打,反而吕公因为刘邦相貌清奇把闺女嫁给了他。

以上几个优点,都是其他诸侯所不能同时具备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刘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