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在诸葛亮执政以后,发生了哪两场影响很大的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街亭之战和汉中防御战的失败,看诸葛亮的战术思想对蜀汉的影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执政以后,发生过两场对蜀汉的命运有决定性影响的战役。这两场战役分别是街亭之战和汉中防御战。这两场战役的策划者分别是诸葛亮和姜维,而且都失败了。这两场战役的失败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街亭之战葬送了诸葛亮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的战果,而汉中之战则敲响了蜀汉政权的丧钟。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场战役,就会发现这两场战役的战术思想如出一辙。这两场战役都脱胎于诸葛亮的防守反击的战术思想,可是,由于相同的操作失误,两场战役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一、诸葛亮策划的街亭之战。

诸葛亮策划的街亭之战是发生在他第一次北伐期间。这一次北伐前,曹魏对蜀汉力量很轻视,认为蜀汉自刘备死后,就没有了领军人物,所以不会出兵北伐。所以曹魏方面事先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要说军事方面的准备了。因此,诸葛亮兵出祁山,立刻造成了很大的震动。曹魏方面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叛降了诸葛亮。

但是,让大家感到困惑的是,在取得初步的成功后,诸葛亮并没有进一步发动攻势。在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诸葛亮基本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如果诸葛亮继续发动攻势,至少近在咫尺的,只有几百守军的武都、阴平两郡就可以唾手可得。

而横在当面的陇西郡,当时由曹魏的陇西太守游楚据守。他纠集当地的吏民防守陇西,他对前来攻击的蜀军说,如果你们能够堵截住曹魏东边的援军,让他们在一个月内不能前来增援,那么我们就会不战而降。如果做不到,只会白白增加你们的负担。蜀军对陇西只是象征性的攻击了一下就撤退了。

如果诸葛亮真的要打下武都、阴平和陇西,是很容易的。双方的兵力众寡悬殊,曹魏的守军根本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而且,诸葛亮要做到游楚说的,一个月内阻止曹魏的援军来到陇西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这是因为,在北伐前,诸葛亮已经做了相应的部署,那就是他用反间计逼反了孟达。孟达和诸葛亮有长期的书信往来,可只是承诺回归蜀汉,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于是诸葛亮算准时间,在他北伐前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派人诈降曹魏,将孟达谋反的信息透露给孟达的仇人。这样一来,孟达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虽然孟达遇上了司马懿,司马懿采取断然措施,克日擒孟达,使得孟达之乱没能和诸葛亮的时间表完全吻合。不过,这样一来,司马懿的一支人马被牵制在上庸无法动弹。而张郃率领的曹魏中央机动兵团也暂时留在关东,以防万一。这直接造成了陇西空虚,援军无法马上到达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完全可以从容的在陇砥布阵,占领关中和陇西的交通咽喉,截断至关重要的关陇道。如果诸葛亮占领了陇砥,曹魏不管有多少援军也无法突破。当年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两路北伐的时候,一定对这个地区的兵志有所了解。当年刘秀讨伐陇上的隗嚣就是在此吃了大败仗,当时刘秀派手下的最有能力的七个将军攻打此处,被打得大败。

诸葛亮不会不了解这些情况。但是,诸葛亮却不攻陇西、武都和阴平,也不堵塞陇砥。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诸葛亮在等待曹魏的援军,他想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消灭曹魏的主力。张郃经过长达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通过天险的关陇道,来到了诸葛亮为他预设的街亭阵地前,于是双方爆发了著名的街亭之战。

在当时,张郃的处境十分危险。街亭虽然处于平地,但是它是当地的交通枢纽,号称“五总路口”。不夺取这个地方,张郃的五万多军队就会夹在陇砥和街亭之间几十里的空间中。退是肯定退不了的,因为上百里险峻的关陇道根本就不允许张郃快速撤退。而张郃远道而来,二十多天的跋涉,已经人困马乏,辎重粮草有限。在这种处境下,张郃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必须打胜仗,而且是在最短的时间打胜仗,连打平都不行。

但是,街亭之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诸葛亮错用马谡,让马谡率领前军去守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舍水上山,不下守城,最后被张郃打得大败,全军离散。诸葛亮前无所据,只得撤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这样黯然收场。

二、姜维策划的汉中之战。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军权落到了姜维的手中。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他秉承诸葛亮的遗志,向曹魏进行了连番的攻伐。在长期的征战中,姜维虽然取得过一些胜利,但也遭受了一系列的失败。尤其是在后期,姜维基本上就没有取得过成功。

姜维的战绩,以及他长期战争大量消耗了蜀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使得大家怨声载道。与此同时,姜维又和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发生矛盾。为了避祸,姜维率领蜀军主力到沓中种麦屯田。就在这个时候,曹魏灭亡蜀汉的战争开始了。

曹魏的进攻计划是兵分三路,西路军邓艾,中路军诸葛绪,东路军钟会。西路军和中路军绊住在沓中屯田的姜维,掩护东路的钟会直取汉中。战役发起后,姜维被邓艾和诸葛绪牵制在沓中,险些没能脱身。最后姜维用计骗过据守阴平桥头的诸葛绪,才回到汉中。

可是,这时汉中已经被钟会占领了。姜维只得继续退守剑阁,这才暂时阻止住了钟会军队的继续深入。钟会能够轻易的占领汉中,完全是因为姜维对汉中的防御方针改变造成的。原来从魏延防守汉中时期开始,蜀汉对汉中的防御都是依托秦岭天险,占据险要,修建城寨。这样,当曹魏军队前来进攻的时候,就必须突破一层层蜀军的防御,大军辗转在山险之间,无法自拔。

等到了姜维掌握军权的时候,姜维却改变了这个防御方针。他认为这样只能阻止曹魏的攻击,而不能歼灭来犯之敌。于是他撤除山险的防御,放曹魏进入平地。然后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将物资集中在乐、汉二城。这样,魏军野无所掠,后面又有山险阻隔,后勤运输困难,难以长期支持。在曹魏退兵的时候,蜀军再加以追击,就能够取得大的战果。

姜维的策划是很好的,可是,到了实施的时候却出现了变故。那就是,姜维到沓中屯田,他率领的蜀军主力远离了汉中。而在曹魏发动进攻前,姜维上书要求刘禅增援汉中的建议被黄皓搁置,没有能及时实施。

更为恶劣的是,在钟会攻击的时候,汉城的守将蒋舒出降,使得城池轻易落到了钟会的手中。钟会在得到大批物资的同时,得以长驱直入。姜维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据守剑阁。可是,姜维虽然在剑阁阻止了钟会的进攻,西面的防御又出了漏洞。

邓艾率领军队偷渡阴平,占领了江油。在随后的绵竹之战中,邓艾消灭了前来抵抗的蜀军,直逼成都。刘禅只得投降,蜀汉灭亡。

三、两次战役的相同的战术思想。

我们在今天来看待这两场战役,就会发现它们的战术思想是何其相似。这是因为,这种战术思想来源于诸葛亮,姜维的军事思想是传承诸葛亮的,自然也接受了诸葛亮的战术思想。

这两场战役的意图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寻歼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的,不以地方的暂时得失为意。这种思想,我们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可以看得很明白。诸葛亮在北伐期间,除了占领武都、阴平这两个郡外,没有以占领对方土地为目标。他死死盯住曹魏在关陇的主力,以与敌寻求决战为目的。他的对手也看出了这一点,采取了防御战略,至死也没有给诸葛亮决战的机会。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之所以让人惋惜,那就是这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所有北伐中机会最好的一次。对方没有防备,加上不了解诸葛亮的作战风格,险些遭受了意外的惨败。

诸葛亮不同意采纳魏延的分兵建议,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采纳魏延的建议,就会在关中过早的与曹魏主力作战,诸葛亮背后是秦岭天险,后勤困难。前面是敌人的战区,由于长年战乱,一片荒芜,不能补充物资。在这种情况下与敌决战是对己不利的。

诸葛亮兵出祁山,此地人烟稠密,物产丰富,能够补充自己的物资。同时,以此地为主战场,曹魏势必要劳师远征,这样双方的主客形势就改变了。诸葛亮就能以逸待劳,对曹魏的援军给以重创。

为了吸引曹魏的援军,诸葛亮才没有攻打武都、阴平和陇西,也没有堵塞重要的关陇道。这样,曹魏不来援救,陇西自然归诸葛亮所有。如果曹魏前来救援,就必然落入诸葛亮的陷阱。最终还是曹睿亲自拍板,派张郃救援陇西。

这样,张郃的五万马步军来到了诸葛亮预设的战场。如果张郃的五万军队被诸葛亮消灭,不要说关陇的形势一变,整个天下的形势都会发生改变。

而姜维策划的汉中防御战其实和街亭之战大同小异。只是战场的范围更大,兵力更多而已。姜维和诸葛亮放开关陇道一样,放开了秦岭的通道,让敌人通过。他如同诸葛亮防守街亭一样,派兵防守汉、乐两城。他和诸葛亮一样,都希望把敌人控制在后有山险,前有坚城的区域里加以围歼。

如同街亭之战一样,如果姜维将钟会的十万大军包围消灭,那样也会彻底改变天下的形势,可惜的是,姜维的汉中之战也如同街亭之战一样失败了。

四、两次战役失败原因的异同。

街亭之战和汉中之战都失败了。虽然两场战役的时间、地点和指挥、策划者都不一样,可是由于运用的战术思想是一样的,两个战役还是有着相同的失败原因的。

首先是在这两次战役中,主将都没有在场。诸葛亮在街亭之战时,自己坐镇在西城大本营,并没有亲自去街亭现场指挥。而汉中之战时,姜维自己则在沓中种麦屯田。当钟会率领大军南下汉中的时候,姜维被邓艾和诸葛绪绊住,等到他回到汉中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其次是这两次战役中,前线的指挥官都作战不力,坏了大事。街亭之战中,诸葛亮派马谡去前线指挥,可是马谡却没有遵照诸葛亮的布置,在街亭据守城寨,反而去守南山。结果山上无水,马谡被张郃切断了汲水的道路,不战自乱,结果被打得大败。

而在汉中之战中,姜维设计好将所有的重要物资集中在汉、乐二城,死守这两座城作为遏制钟会攻势的基点。可是钟会绕过两城,直接攻打阳安关。守阳安关的蒋舒不加抵抗的投降了钟会。这样,钟会轻易的就夺取了关口,使得姜维的计划遭到了破产。

第三点是战场兵力不集中,不能保证完成任务的最基本数量。在街亭之战中,张郃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而且这些兵力中大部分是曹魏的精锐骑兵。而当时在那一带的蜀军总数至少有六万人,可马谡直接率领的兵力却仅仅一两万人。这样,由于兵力上的对比悬殊,使得马谡在街亭难以施展。如果马谡的兵力再多一些,他据守南山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水源,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在汉中之战中,姜维将蜀军的主力带往沓中,他要求增援的报告又被黄皓搁置。在钟会进犯的时候,整个汉中已经没有了机动兵力。所有的蜀军都进入城堡据守,使得汉中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钟会。钟会拿下阳安关后,得到了大批的物资,保证了后方的联系,有了继续大举进攻的基础。

幸亏姜维遇上了诸葛绪,采取机动作战的方式过了阴平桥头。在和廖化等人会合后,赶到钟会之前到达剑阁防守。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因为汉中之战中,整个汉中兵力匮乏,此造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其实,以上的这些相同的原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蜀军的实力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作战计划。诸葛亮和姜维的嘴张得太大,而自己手中的蜀军实力太小。诸葛亮想用纸上谈兵的马谡,率领一两万新兵,去对阵五子良将张郃率领的,久经战阵的五万多曹魏步骑兵。而姜维更是离谱,竟然想用手中的几万蜀军,要将钟会率领的十几万魏军一举歼灭。

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诸葛亮和姜维两人还主动放弃了险要的地势,不去利用地利的帮助。虽然看起来是把敌人引进了包围网,可是由于实力不足,不但没有拉起网来,反而被对方打穿了网底,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如果说诸葛亮和姜维的这两场战役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两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使得两个人对战役的布局也有差异,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由于诸葛亮的谨慎的态度,他指挥作战一般都是先为不可胜,再求敌之可胜。所以,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谨慎的将主要兵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当马谡战败的时候,诸葛亮的主力尚存。张郃面对诸葛亮的主力也不敢继续进攻,转而去平定叛乱的三郡。诸葛亮则从容的组织蜀军撤退,将西城的千余户百姓迁回汉中。

姜维的性格则是冒险不计后果的。他策划的汉中防御战纯粹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冒险。他是在拿蜀汉的命运做赌注,根本就没有想过,万一失败的话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当姜维的汉中防御战出现差错的时候,蜀汉政权马上就陷入了危险。虽然姜维及时进行了补救,在剑阁堵住了钟会的进军。可是蜀汉的防御已经陷入了混乱,让邓艾抓住了西线的漏洞,一举灭亡了蜀汉。

因此,诸葛亮以谨慎的布局,使得街亭之战的失败损失减少到最低,而姜维的冒险则让蜀汉陷入了灭顶之灾。这就是双方在两场战役中的不同之处。

结语:

出于一样的战术思想的街亭之战和汉中之战,都因为战术思想的缺点失败了。这种战术思想本身并没有错误,而且也设计巧妙,体现了诸葛亮的匠心独运。可是,由于一个最根本的客观原因,使得战术思想并没有实现,还招致了失败。

那就是诸葛亮和姜维的对手过于强大。这使得他们的精妙的战术设计被敌人的实力强行击破。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六万军队要迎战张郃的五万多人马,而且诸葛亮还将军队分为前、后军,使得前线的军队寡不敌众。

在汉中之战中,姜维的蜀军与敌人的差距更大。姜维的几万人马要对阵钟会的十几万军队。实力上的不敌,使得诸葛亮和姜维的精妙布阵成了画饼,不但没有达成想要的战果,还遭受了惨败。

所以说,战术设计得再精妙,也要看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精妙的战术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失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