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发奋认识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完人间全部的书。
2.典故
苏轼自少年时就才华出众, 在父亲苏洵和业师的教诲之下, 他博览群书, 学识广进。 但是, 他因才华横溢而慢慢骄傲起来, 自负之情, 溢于言表。 这一天, 他饮酒赋诗, 觉得意犹未尽, 来了写字的兴趣, 于是龙飞凤舞一般写了一副对联, 将之贴在大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贴出对联后, 苏轼飘飘然陶醉于自满之中。 没多久, 这副对联招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观看。 他手拿一本小册子, 登门向苏轼请教。 老翁落座后, 笑着说: “闻说苏才子博学, 举世无双,老叟不才, 现不识书中几字, 还请赐教。”
苏轼接书一看, 只见异样篆体, 竟然一字不识。 他突然醒悟过来, 心想一定是来人看了我写的联语, 认为我自高自大, 所以特来警示我的。 他不觉羞愧难当, 连忙拜服在地, 称自己写那副对联是一时狂兴, 言过其实, 表示今后一定谦虚为人, 不骄不躁。 老翁听了颔首微笑, 连声称好。
送走老翁后, 苏轼立即在门联上各加两字,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此后, 他不再狂妄, 而是孜孜不倦地攻读学问, 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就,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他本人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