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和而不流,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为人要和顺,善于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但又不能无原则地随波逐流。
2.这句话出自《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认为君子之能称为刚强者有四,“和而不流”为第一点。
3.在儒家思想中,“和”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的和睦、和谐.而在今天看来,“和”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泛了,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世间万物相附相生、相互依存的一种状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和”不等于“同”,“同”是无差别的同一,而“和”是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事物的有机结合。比如,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才有怡人的环境,有男有女方有人类的繁衍,有老人、成人、孩子方有代际结构。
4.《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