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郃到底有何本事?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猛将,五子良将之一,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合为一传,并且在最后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张辽有八百大破孙十万,于禁被“水淹七军”,乐进、徐晃也是威名赫赫,只有张郃似乎并不出名。

尴尬的降将

张郃,字儁乂,是冀州河间郡鄚县人。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张郃应募参军讨伐黄巾,成为了军司马。张郃曾是韩馥的部属,直到初平二年(191年),韩馥出让冀州后,张郃效力于新的冀州之主——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张郃立下了不少战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作为河北人,张郃在河北起家积累战功,跟着袁绍混都很正常。可惜的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袁绍却派张郃、高览进攻曹操大营,久攻不下,在郭图的陷害下,张郃不得不投降了曹操,也就此成了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个归附曹操的。

虽然,张郃的投降让曹操欣喜不已,称赞张郃是“韩信归汉”。而且此后,张郃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但是,张郃并不受信任和重用,只是被当枪使,打来打去。且不说张辽、于禁,就是徐晃、乐进的官职也都高于张郃。

抗蜀名将,让刘备、诸葛亮都忌惮不已

张郃后半生20多年的军事生涯,几乎都是在对抗蜀国。公元215年汉中平定之后,夏侯渊督张郃等人留守汉中,张郃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结果在宕渠被张飞击败,张郃仅以身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攻克张郃,让刘备见识到了张郃的厉害,刘备 写信给诸葛亮拨发援兵。

其后,刘备趁夜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去修复东围鹿角。刘备进攻张郃,张郃的军队作战不利。因此,夏侯渊把东围鹿角的一半兵马派去救助张郃。刘备的军队趁机进攻东围鹿角。夏侯渊身边兵少,被黄忠斩杀,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守街亭,结果被张郃击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

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已经撤退了。在《三国志》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死于司马懿的算计

让刘备、诸葛亮都忌惮不已的张郃,最终却死于司马懿的算计。一切还要从张郃的不受信任说起,三国稳定之后,曹魏部署一般是东、中、西三大战区,东路合肥、中路荆襄、西路关中,各自有重臣镇守。

单说西路,最早是夏侯渊镇守关中地区,夏侯渊战死后又来了曹真,曹真病死后(公元231年),张郃无论资历、威望、对蜀国的熟悉程度,怎么也应该担任镇守关中的要职。可魏明帝曹叡,还是派司马懿来节制诸将,这让征战一辈子的张郃心里很憋屈。

张郃拜将封侯之时,司马懿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呢,这实在太欺负人了。所以司马懿到任后,和张郃经常意见相左:张郃要分兵据守,司马懿不同意,司马懿坚守不和诸葛亮决战,张郃认为应当绕袭其后,但奈何司马懿才是最高统帅。

诸葛亮因粮草不济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以军令命张郃追击。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司马懿先前那样谨慎,固守不战,最后却强令张郃出战,明摆着就是要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诸葛亮上一次出兵,撤退之时魏将王双追击中伏被杀,这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只能说司马懿实在太阴险了(当时曹休、曹真都已去世,干掉张郃,就没人能比过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了)。张郃智勇双全,可称一代名将,但命运实在有点太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