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手里还有10万精兵,为什么不抵抗一下

在刘备死后,蜀国的实力其实已经渐渐弱了,当初名震天下的关羽、张飞等大将有的已经作古,有的已经老去,年轻一代厉害的又没有多少个,所以诸葛亮常叹无人可用,再加上刘禅又没有父亲刘备的才华和雄心壮志,即使有诸葛亮辅佐他,他依然干不出什么大事,更让人遗憾的是,当曹魏攻进蜀地才两个月的时候,刘禅就已经计划投降了,而他此时手里尚有十万精兵可以跟曹魏抗衡,他也没有继续作战。刘禅为什么放弃抵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

公元258年,曹军的钟会和邓艾、诸葛绪分别率兵向蜀地进攻,准备灭了蜀国。当邓艾打败了诸葛瞻所带领的御林军时,刘禅手中还有一张十万精兵的王牌,其中姜维手里的七万,南中的霍弋军团,大约一两万人,永安的罗宪军才也有一万,再加上成都的两万预备役,加起来十万有余。在曹魏灭了蜀国后,邓艾盘点了蜀地人口,统计出的数就有“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的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个数是比较准确的了。

当时在邓艾已经兵围都城的时候,朝堂上有人提议投奔东吴,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魏,还有人提议躲到南中七郡,利用险要的地形抵抗曹魏,光禄大夫谯周却主张投降,他不主张投降东吴,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天子寄人篱下的,再者东吴弱小,原本就不能与曹魏相比,曹魏吴并东吴,东吴却无法吞并曹魏,所以投奔东吴也无益,就算投了去,将来东吴也会被曹魏打败,既然这样,蜀国为什么要去受第二次侮辱呢?

对于南逃的提议,谯周也加以反驳,说如果要逃应该早点逃才对,如此已经兵临城下了,在大祸面前,这么一大群只管保自己的小人难免不会生变,到时出了什么意外,没等到了南郡就灭亡了!再说,就算逃到南郡又怎么样,南郡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都是丞相出兵征讨的时候不得已降过来的,他们原本也不是自家人,这么多人到那里去,肯定要花费巨大,到时难免人他们增加极大的压力,就不定他们就会起来反抗了,所以南郡同样去不得。

谯周凭着自己的巧舌如簧,硬是反对了大臣们提的建议,主张向曹魏投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是刘备和诸葛亮在世时,对益州的官员并不信任,也没给予重任,他们任用的大多是荆州的亲信,所以益州百姓对刘备的政权十分不满,再加上他们不停地北伐,已经给民众带来了许多负担,刘备政权已经失去民心了,所以一旦有机会,益州百姓宁愿换个皇帝,或许生活还会有所改变。

听了谯周的话,众大臣和刘禅再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当时军队大将已经所剩无几,看样子也不是曹魏的对手,倒不如直接投降,或许还可以减少损失。其实按照蜀国当时的情况来看,投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了,因为蜀国的大势已去,谁也无力回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