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50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业 这个“老混混”究竟是怎么成功“逆袭”的

还不知道:刘邦是如何逆袭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但是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的努力,因此就会产生极其偏执和不客观的看法,认为所有的人只要在那个时代,所处那个位置就可以获得成功。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第一人,在很多人看来,他本来只是沛县的一个“老混混”,在近50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业,结果是成功“逆袭”,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是“老混混”的刘邦,为何成功“逆袭”?

在知秀网小编看来,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然后从量变达成质变的过程,同样这对于刘邦来讲也是一样的。有人说刘邦是“混混”、“无赖”、“流氓”,这种认知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恐怕刘邦不仅是得不到天下,反而还会因为触犯秦法而早亡。严格上来讲,刘邦应该算作游侠,就像历史记载中的大侠郭解一样,其实汉武帝处死郭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触犯了大汉之律,而是因为他具有影响力可能威胁到皇权。

1、少年立志,不做庸人。应该说刘邦的志向是从年轻时就确立的,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四方,投在“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公子魏无忌的门客张耳门下,这个人生经历对于刘邦的触动很大,在刘邦的心目中魏无忌的急公好义、宽以待人、礼贤下士等品质,深深的印入了心中。后来回到沛县,刘邦才能将自己沛县的这些兄弟都打造成后来大汉的栋梁之才。因此在咸阳看到始皇帝出巡时,刘邦便发出了感慨:“大丈夫应当如此!”这和项羽的:“我要取而代之!”截然不同。刘邦是确认了自己的目标,而项羽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目标引领人走向成功,而态度只能保证一时的激情。

2、贵人相助,底蕴初成。说到刘邦的贵人,并不是史书记载中的那条龙,也不是曾经多次资助刘邦的萧何,而是将女儿吕雉嫁给他,并且资助他起誓造反的岳父吕太公。按照史书的说法,这位老人为了躲避仇家来到沛县,吕太公有相人分本领,当他看到刘邦的时候就认定此人不凡。但我认为刘邦的不凡,并不是因为吕太公的相人之术,而是因为沛县县令的介绍,和吕太公和刘邦接触过程之后的判断。要知道吕家是人丁兴旺的大家,除了吕后之外,还有其兄长宗族不乏好勇斗狠之人,娘家人是刘邦创业初期最可靠的支撑。

/a/5d75f0e4c4ca6.png"/>

3、创业团队,合作共赢。说刘邦搞的是最大的创业并不为过,别人创业无非是地位钱财,而刘邦要的是天下。对刘邦的所有追随者,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后来被刘邦剿灭的异姓诸侯王。人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升和锻炼的,跟随刘邦的这些沛县兄弟,不管是萧何、曹参,还是樊哙、夏侯婴等人均在战斗中磨砺了自己的能力,成长为栋梁之材,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打磨出来的,这个引路之人就是刘邦。跟着刘邦混,有肉吃,有酒喝,有女人,有钱财,有地位,有权力,总之一句话,跟着大哥混有前途。

/9/5d75f0e1abab7.png"/>

4、慧眼识人,不负其才。说刘邦慧眼识人并不为过,可能很多人会说萧何是伯乐,滕公夏侯婴也是伯乐。但这些伯乐再有本事,他们并不是最后决定的那个人,要让韩信等人的才能得到发挥,最终的决定权在刘邦手里。项羽没有这个能力,以至于像韩信、陈平等原本在项羽手下的人都归附于刘邦。刘邦给了他们最大的信任和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代名将和一代名臣。用人之长、略人之短,这个能力不是一般人具备的。而正因为他的这种特质,使得不管事从沛县起家的萧何、曹参,还是半路来投的张良、韩信,亦或是陈平这样所谓的“叛徒”,都能够很好的团结在他的手下。

/9/5d75f0db101da.png"/>

5、忍辱负重,暗中发展。有那么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刘邦是一个十分会忍的人。当初楚怀王定约,谁可以率先进入关中,那么谁就可以做关中王。结果刘邦抢先一步进入了咸阳,但是却惹恼了项羽,项羽要杀了他。这一次,他忍了。主动让出了关中,并且还尊项羽为王。后来项羽把他分封到了片源的蜀地,他再次忍了下来,并且还烧毁了栈道,表示自己再也不东进。正因为他忍了下来,所以他因此保全了自身的实力,在羽翼丰满之后,用计平定了三秦,并且开始与项羽开始争霸天下。

6、杀伐有度,掌控有术。刘邦能用人之才,同样能控人之欲。对于帮助自己打天下的这些异姓王,只要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的一概诛杀。同样对自己并没有威胁的功臣勇将和可信之人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并委以重任。汉初三杰的萧何最后成为大汉开国之相,位列功臣之首,曹参、樊哙、陈平、周勃等人也都各得其所,连多次背叛刘邦的雍齿也被封侯。对于淡泊名利的张良,也封其为留侯,让其颐养天年。

/f/5d75f0d1bc632.png"/>

7、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刘邦当政时期,一方面平定诸侯王之乱外和匈奴,另一方面在国内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汉律完全借鉴于秦法,力图改变西汉初年民生凋敝、人口锐减、土地贫瘠的局面。后又经吕雉、刘恒、刘启三人的努力,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西汉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因此刘彻才有底气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这背后我看到的是刘邦的智慧,吕雉的坚持,刘恒的坚韧,刘启的尝试,刘彻的底气。

总结:综上所述,知秀网小编认为刘邦用他自身的努力,还有自身的优势,战胜了项羽,真正实现了“逆袭”。我们必须要知道,“逆袭”需要的是实力而不是运气,依赖的是条件而不是机会,凭借的是智慧而不是勇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