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文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著名的内战——靖难之役。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当皇帝是必须要有法理依据的,没有法理依据,朱棣就算打到了南京城,他也是无法说服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凭力量大就可以推翻皇帝,自己当皇帝的话,那皇权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朱棣虽然通过造反当了皇帝,但是他自己不能说是因为他的力量大,所以他能当皇帝。正如《西游记》里孙悟空说的那样,因为他有72般变化,手中有金箍棒,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因此他可以取代什么本事也没有的玉皇大帝。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最终孙悟空也受到如来佛惩罚,被压在五行山下。
那么,朱棣当皇帝的法理依据又是什么呢?
朱棣发动战争这件事,是有法理依据的。
这个法理依据就在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里,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讲过,如果朝廷中出现了奸臣,祸乱朝纲,影响朝廷稳定,藩王们有权带着军队打到京城去,诛杀奸臣。
当朱允炆开始发动削藩行动的时候,朱棣不能说他干得不对。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朱棣是没办法指责朱允炆的。他只能指责朱允炆身边的大臣,认为是这些大臣在皇帝身边进谗言,蒙蔽圣听。所以朱允炆才会有昏聩的言行。因此朱棣必须按照《皇明祖训》,打到南京城去,把这些奸臣给诛杀了。
朱棣打了四年的仗,也是有法理依据的。
朱棣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地和朱允炆打四年?因为朱允炆一直不愿意把他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这些人除掉。
汉朝的时候,吴王刘濞等人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他们的理由也是因为汉景帝的身边出现了晁错这样的奸臣,所以他们必须打到京城去,帮助汉景帝把晁错杀掉,维护皇权的清明。
汉景帝看明白了“七国之乱”的软肋在哪里,所以他抢先把晁错给杀掉了。虽然汉景帝做这个事情很不近人情,毕竟晁错是他的老师,而且晁错还是为了他,才鼓励他削藩,但是最后他却把晁错给杀掉。汉景帝做这件事,确实道德有亏。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他把晁错腰斩于市以后,实际上就堵住了吴王刘濞等人的借口。既然你们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的,那好啊,现在我主动把你们所说的奸臣给杀掉,你们为什么还不退兵呢?不退兵,那不就是明显的造反吗?
所以,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是理直气壮的。
但是朱允炆不愿意杀齐泰、黄子澄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正是因为朱允炆不愿意杀,因此就给了朱棣一直打下去的理由,直到他取得最后的胜利。
后来,朱棣就打到南京城的时候,其实当时朱棣心里是很担心的。因为《皇明祖训》确实允许藩王“清君侧”,但是一旦实现了“清君侧”的目标,朱元璋就规定,藩王们必须迅速返回自己的藩国。决不能逗留,逗留就是造反。
因此,朱棣打进南京城后,他就必须要寻找不回去的理由。只要找到了这个理由,他才能一直待在京城里。
这时候我们发现,当朱棣打到南京城的时候,皇宫在这时候突然燃起了一把火。很快,太监从火中拉出来三具尸体。由于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因此谁也不知道这三具尸体是谁的。不过太监却说,这是皇帝朱允炆和皇后以及太子的遗体。也就是说,他们已经“畏罪自杀”了。
这三个人的死,可以说帮了朱棣一个大忙。
既然皇帝不在了,就应该找新的皇帝。谁适合当新的皇帝了?显然是太子。但是好巧不巧的是,太子也已经被烧死了。
如果皇帝没了,太子也没了,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考虑重新立谁为新皇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除了大臣们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以外,还必须征求皇太后的意见,皇太后在这时候成了关键。
不过,当时并没有什么皇太后。马皇后可以称为太皇太后,不过她就已经死了。朱标的妻子常氏曾经是太子妃,但也已经死了。因此真正能够被称为“皇太后”的,只可能是朱允炆的妻子。但是又一个好巧不巧,朱允炆的妻子也被烧死了。所以,朱棣在选新皇帝的时候,就找不到人商量,只能找群臣商量了。
这时候,群臣都一致拥戴朱棣为皇帝。
这就是朱棣当皇帝的法理依据!也就是说,朱棣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的这个皇帝。
当然了,究竟京城里的那把火是不是朱棣派人干的,这个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南京城的大门,就是李景隆和谷王给朱棣打开的。他们放火烧死皇帝,并非不可能。
或者说,当时朱允炆已经逃走了,而随便拉出几具尸体来,说成是朱允炆一家三口的,以此来表明朱允炆、太子、皇后都不在,只能他“勉为其难”主持政局,这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