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和李善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为何除掉年近80的李善长?
明清时期的历史备受关注,而相比于清朝来说,明朝在名声上却相对逊色一些。但是毋庸置疑,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的硬气朝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被称为史上最励志帝王,埋葬父母都捉襟见肘的他,却白手起家吸引贤臣名将,建立大明朝。饮水思源,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经封过“开国六公爵”,而李善长名列第一,赐韩国公。即使如聪慧过人的刘伯温,地位也与其相差甚远。但众所周知,朱元璋虽然英明神武,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刽子手的骂名,晚年屠戮功臣饱受诟病,甚至将屠刀伸向了已经迟暮的李善长。
西汉建立,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可以没有曹参,却不能没有萧何。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李善长,明朝是否能够存在也未可知。李善长是在朱元璋刚刚起步时“三顾茅庐”之下方才求得,而在随后的16年时间里,李善长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其物色了众多人才和将领,可以说李善长最重要的功绩便是在前期的调度上。朱元璋并不像曹操般猜忌,所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与大明建立后的封爵相匹配,可以说李善长此时的地位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还能秉承初心治理天下,但是朱标死后,朱元璋的重点便从经济与百姓的身上转移到了开国功臣身上。甚至酿造了洪武年间两宗大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而其中胡惟庸案便是开启了文官清洗之路。胡惟庸早年间受到李善长重视,明朝建立之后逐步受到朱元璋重用,直至丞相职。胡惟庸的罪名大致为“祸乱专权,排除异己”,而在朱元璋的眼中便是目无天子,结党营私,企图谋反。从胡惟庸本人开始,无论亲疏全部论罪,其中绝大多数人被处死。据不完全记载,胡惟庸案牵连甚广,约三万余人。一时间,明朝宫堂人心惶惶。
《明史》中将胡惟庸列为奸臣,而对于朱元璋杀胡惟庸的记载“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可以看出,胡惟庸的命是抵了马车夫的命,即使胡惟庸想用金钱弥补,朱元璋都没能同意。胡惟庸是宰相,而马车夫只是一介平民,在当时绝非一概而论,只能说朱元璋已经对胡惟庸有了杀心,只是缺少一个理由。李善长受胡惟庸案牵连而死,这是历史给出的定论,但是有一点很让人疑惑。
胡惟庸案牵连的上万人中并没有李善长,李善长被处死是在十余年之后。李善长在胡惟庸案时独善其身,不仅地位没有受到影响,更是在其儿子被告发时受到了朱元璋专门免死诏令。在胡惟庸案的波澜看似退去的时候,李善长的亲戚却被治罪,同时供出李善长与胡惟庸密谋反叛的事情。朱元璋借由将年近八十的李善长处死,同时将其亲族七十余人连坐,时间节点公元1390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是年近80的老人。文臣的屠戮至此结束,随后便是由武将蓝玉开始的武将。可以说,我们熟知的开国功臣之中,除了汤和全部遇难,其中便包括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名臣。
正史记载中,李善长一定是谋反罪无疑,但是我们从朱元璋种种行为可以大胆猜测,李善长的死是朱元璋故意为之。朱元璋是否信任李善长,应该是肯定的,毕竟相处数十载,即使李善长是权臣,不过是钱财方面的贪图,对于权力,想必李善长是不敢涉足的。丞相一职在明朝时期被废除,使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李善长最初为左丞相,胡惟庸虽是李善长提拔,却也是朱元璋制衡李善长的利器,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只是忌惮开国功臣的名望与手中的权力而已。
朱元璋最先将权力中枢的李善长与徐达排除在外,随后又因胡惟庸案废除丞相,皇帝的权力分成至此消失。在朱标死后,朱允炆能否掌控朝臣成为朱元璋的心病,为了解决这一心病所以大肆屠戮功臣,甚至废除丞相。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的那一刻,却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朱允炆引起朱棣反叛的主要诱因是“削藩”,至此已经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料,更何况是朱棣设置的内阁。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同时,臣子的重要性也不复存在。在丞相存在的时候,丞相的权力已经是至高无上,即使改朝换代也不过如此,一旦王朝陷入危机,丞相首先想到的是解决之策。而丞相被废除,权力掌握到君王手中,当臣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执行人时,一切便换了光景。换句话说,不论谁当皇帝臣子都没有实权,那么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臣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应对之策,而是改朝换代。毕竟改朝换代之后,臣子手中的权力也存在提高的可能性。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功勋卓著不假,忠心恳恳也是真的。只要明王朝在,李善长位极人臣,子嗣享有世袭的待遇,反叛没有任何理由。不仅如此,李善长的儿子是驸马,儿子的儿子未必就不是皇亲国戚,说李善长有称帝的野心倒也勉强能够接受,但是帮助胡惟庸谋反实在是说不过去。大胆猜测下,朱元璋除掉年近八十的李善长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畏惧其地位与权力,不能受子嗣掌控。从这一点来看,贫苦出身的朱元璋的出发点是人之常情,只是朱元璋做过了头,高估了自己的精力的同时,高估了后人的能力,这一举动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