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只有10万大军,为何朱允炆不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斗争到底呢?
朱允炆作为明朝皇帝,当然可以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抗衡。朱允炆的确也这么干了,比如说先后给了李景隆50万大军和60万大军,结果李景隆带着几十万人马,跑去给朱棣送装备去了,你说气人不?
不过朱允炆手里有五六十万大军,其实资本也十分雄厚了。朱棣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他的几分之一罢了。可是为啥最后朱允炆输给了朱棣呢?
一、朱允炆无法调动藩王的军队。
除此以外,明朝的军队可就都在藩王手里了。朱元璋时期,藩王们大概能统帅5千到3万的府兵,主要负责给朝廷镇守边疆。像宁王这种手握8万大军的,是极少数的。
现在你朱允炆要来收拾藩王了,那人家藩王手里的人马,必然是不会给你用的。比如说宁王朱权手里的8万大军,就落在了朱棣手里。
其他藩王选择观望,也是很正常的。反正谁打赢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样。朱允炆赢了,大不了继续削藩,朱棣赢了,也只是藩王最后的狂欢。
就算平均每个藩王手里只有1万人马,朱元璋有24个儿子得到封地,所以就有24万大军是朱允炆无法调动的。
二、藩王手里的兵马,才是明朝的精华所在。
朱允炆虽然有五六十万大军,可是我们会发现在对敌的时候,这些人马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为啥?因为藩王手里的兵马才是真正具有战斗力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几十年以来,明朝内部是无仗可打的。唯一需要打仗的,其实就是负责镇守边疆的部队。
而朱元璋是个对儿子很好的皇帝,他把儿子们都弄到边疆做了实权王爷,所以这些部队,就都落在了这些藩王手里。
这些藩王们时常带着部队北上,和北元干架。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几十年下来依旧十分强大。相对来说,朝廷所领导的几十万大军,则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了,战斗力自然很一般。
所以朱允炆在与朱棣交锋的过程中,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朱棣仅仅10万大军,就把朱允炆的60万大军追着打。
三、边疆的军队,还是动不了的。
除了北方边疆,实际上明朝的边疆还有西边、西南等地。只有东南沿海地区是不需要大量驻兵的。
所以说朱允炆再怎么着急,其实也不能动西南地区的兵马。当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由于唐玄宗慌不择路,调西域的人马回来平叛,结果导致西域之地被吐蕃给占了。
因此朱允炆怎么样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在朱允炆看来自己手里的这些人马就足以解决问题了。等到发现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再想调西南的驻军来帮忙,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当时镇守云南的沐家,其实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他和朱标更是亲如兄弟。早年朱标去世以后,他也因为伤心过度而去世了。
所以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按道理沐家应该要出手相助的。可是为了西南边陲的安危,再加上这是老朱家内部的事务,所以沐家也没有动身前来勤王。
四、朱棣在朝中是有奸细的。
靖难之役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朱棣手里就那么点人马,想要跟整个大明王朝相抗衡,的确很困难,可朱棣还真的成功了。
关于朱棣的成功,实际上是有很多问题的。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朱棣的内应。我们非常熟悉的李景隆,他是李文忠的儿子,也是朱允炆的发小,按道理不会背叛朱允炆。
可是李景隆这家伙,第一次出征带兵50万,被朱棣击败以后,居然把50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都丢给了朱棣,送装备有这么送的吗?
就算第一次你是失误,那么第二次李景隆带着60万大军,依旧把这60万大军的装备都送给了朱棣,这该怎么解释?怕朱棣的大军没饭吃吗?
所以说,李景隆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朱棣的内应。偏偏朱允炆还就是信任李景隆,可惜毕竟玩不过老谋深算的朱棣。
此外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做王妃,所以徐达家的几个儿子也有可能成为朱棣的内应。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徐达的第四个儿子徐增寿。
徐增寿这哥们偷偷地给朱棣传递消息,毕竟是自己的姐夫,万一他得了天下,那他们老徐家就更加荣光了。结果徐增寿传递消息这件事被朱允炆发现了,朱允炆将其当场斩杀。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内应给朱棣传递消息,所以朱棣才能够第一时间调整作战策略,因此朱棣用10万兵马夺取江山,也就不稀奇了。
总结:朱棣不执着于一城一池,直捣黄龙才是目的。
古代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打不下一座城以后,打算绕过去打下一座。因为这么做,首先会折损士气,其次粮草未必就带得够,还有就是会遭到两座城池的夹攻。
朱棣显然也遇到过这种麻烦,他在攻打济南的时候,就曾经被铁铉和盛庸的人马多次阻拦。结果朱棣索性就绕过了济南,换了一条路直奔京城而来。
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事情,因为拿不下济南,整个山东都可能成为朱棣的威胁,朱棣如果在前线受挫,再遇到背后山东的追兵,那朱棣就算是彻底玩完了。
所以说朱棣这个人很厉害,他敢于冒险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曾经单骑会朱权,从而博得了朱权的信任,夺取了他的兵权。也曾经单骑进入济南城,差点被铁铉安排的机关当场砸死。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朱棣这种敢于舍弃一切的精神,最终为他赢得了江山,这是多年戎马生涯得来的精神。而初出茅庐的朱允炆是不可能做到的。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