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知秀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驾崩,丞相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先后薨逝,当年“隆中对”提出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季汉灭亡,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这种捉襟见肘的无奈,在诸葛亮屡次伐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很多人把季汉人才匮乏归咎于孝怀皇帝刘禅和武乡侯、丞相诸葛亮,但是细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刘禅和诸葛亮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提拔重用功臣名将之后,季汉之亡,只能说是天不佑汉,刘禅宽宏放权、诸葛亮鞠躬尽瘁,也都尽了应尽职责。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刘备驾崩于章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如果按照虚岁计算,刘禅继位那年只有十七岁或十八岁(有人虚两岁),这样的年纪和资历,是不足以震慑蜀中蠢蠢欲动的门阀士族的,只有诸葛亮那样老成持重之人,才能保持新败之后的大局稳定。
刘禅把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是很明智的:“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三国志·卷三十五》这段记载,在《魏略》中也能找到佐证:“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娴)于政,遂总内外。”
从上面的记载中,有人居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就是一个提线木偶,如果诸葛亮有董卓、曹操、司马懿之心,刘备这一辈子就白忙了。
但是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肯定会对这种猜测嗤之以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会看谁都像小人,刘备以知人善任著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子孙也为兴复汉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岂是董卓、曹操、司马懿之流可比?
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执掌皇权后,取消了丞相制度,把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提拔重用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的后代——这是他为延续季汉国祚做出的最后努力,只可惜这四位前辈的子孙,虽然绝大多数忠勇依旧,但却因为身体不好、资历较浅、能力不强等客观原因,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诸葛亮子孙为季汉尽忠,不仅见于《三国演义》,《三国志》中也有明确记载:“景耀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诸葛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只要投降就能裂土封王,而且封地就在诸葛家族的故地琅琊,这诱惑不能说不大。诸葛瞻毁书斩使,用父子二人的生命,捍卫了诸葛丞相乃至整个家族的声誉与尊严。
诸葛瞻和诸葛尚在季汉并不是顶级权臣,地位既不如费祎蒋琬,也不如后起之秀姜维,跟张飞的次子张绍级别差不多。有人说这就是诸葛亮的大公无私之处:如果诸葛瞻地位太高、能力太强,对季汉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人说诸葛亮是为了避免后世出现不肖子孙,这才有意对诸葛瞻进行了压制,这件事他在写给亲哥哥诸葛瑾的书信中有过解释:“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当然不会打压自己比较聪明的儿子,他是军政大事太繁忙,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让刘禅当上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根本就没时间也没机会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如果诸葛瞻学到诸葛亮一半本事,刘禅的皇位,可能还会多坐几年。
诸葛亮无暇教导亲生儿子,但是对关羽的儿子却十分欣赏和器重:“关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
建兴十二年(234年),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延熙六年(243年),十七岁的诸葛瞻娶刘禅之女为妻,然后才正式上班当了骑都尉。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辞世之时,诸葛瞻年仅八岁,九年后,顾念旧情的刘禅将刚刚长大成人的诸葛瞻招为驸马,并不断提升他的官职,第二年就晋升为羽林中郎将,然后是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诸葛亮晋升为丞相后取消的“军师将军”一职恢复后也封给了诸葛瞻。
诸葛亮薨逝,刘禅就取消了丞相一职,尚书仆射就是众多宰相级别高官之一,张飞的次子张绍是侍中、尚书仆射,诸葛亮的嫡子诸葛瞻加衔军师将军,从这两个人事安排上来看,刘禅对季汉开国功臣之子是十分亲近和信任的,他把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关统——张飞是刘禅的岳父,所以张刘两家并不需要再联姻,如果再联姻,辈分就乱了。
刘禅这一系列举动,说明他并不糊涂,而且可能已经看出蜀中门阀世族根本就靠不住,要想保住季汉的基业,还得靠父亲的起家班底:封驸马关统为虎贲中郎将,赵云长子赵统为虎贲中郎将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军。
按照刘禅的安排,假以时日,诸葛瞻是可以接过诸葛亮重任的:刘禅让诸葛瞻兼任尚书仆射和军师将军,就是想让他军政一把抓、侧重于军事;朝中大事,交给故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的次子侍中尚书仆射张绍;京城和皇宫的安全,交给赵云的两个儿子守卫——这就是刘备章武年间人事安排的翻版。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关兴、张苞、关统等人不是过早辞世,是有可能成长为像他们一样的当世名将的。
很遗憾,我没能看到刘禅带领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子孙灭魏除吴,只看到了诸葛瞻、诸葛尚、赵广、张遵(张苞之子)浴血疆场而无力回天。
在遗憾之中,我们还可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果庞统、法正没有英年早逝,如果关兴关统张苞没有少年夭亡,如果诸葛瞻早出生十年,他们在刘禅指挥下,有没有可能一统三国、中兴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