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为什么要修长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众所周知,长城是令每个中国人都自豪的世界奇迹,历史上的长城在抵御外虏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每当提到这座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军事要塞。不论长城有多么宏伟美观,它的军事作用始终不变,就是防止敌人越过国境。不过,若仔细看来我们不难发现长城太长,某些“重点路段”的城墙的确高大坚固,但是,亦有一些区域的长城低矮薄弱。
/b/5dede4c94f882.png"/>
倘若,入侵者找到这些“突破口”,进入中原岂不是轻而易举?
实际上,不只是我们会对长城的“突破口”有这样的思考,就连古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长城抱有极大的偏见,甚至,有些瞧不起的意味。乾隆登基之后,长城因年久失修已十分破败,北方的地方官三番两次向朝廷上奏,希望朝廷能拨款修缮一下。
乾隆拒绝了这项提案,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长城从大秦一直修到了明朝,千百年来长城却从未有效地解决边境问题。明朝多次翻修长城,朕的大清还不是一路杀入中原统一江山?”随后,乾隆提出了那句著名的理论“国之险在民不在地”,修长城反而会让国家民心尽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长城还真是修不得。
/d/5dede4c51917b.png"/>
诚然,乾隆说的很有道理,长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自先秦以来统治者们都热衷于修缮长城,难道他们比乾隆的智商低吗?他们没有预见到的未来,乾隆全都预见了?
显然不是!
我们且来说一下,古人修建长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家都以为长城只是为了方便驻军,杜绝边患,实则不然。话说,秦朝时期,嬴政派遣蒙恬追击匈奴,一举击败了这群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夺回了属于中原的河套地区。然而,在将匈奴人赶出国境后,蒙恬并未乘胜追击,反倒留守在原地按照嬴政的安排修建起长城。
早在东周时期,北方诸国为了防御草原民族的入侵,每个国家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长城。蒙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故国的长城全部连接到一起,形成一道统一的防线。
我们先来看看,蒙恬为何不一劳永逸,继续北上歼灭匈奴呢?
首先,是以秦军的机动力根本追不上,秦军虽然战斗力强横,但大多都是步兵。想让秦军用两条腿跑过四条腿的匈奴人,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是匈奴人的战术灵活,自古以来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打的赢的仗匈奴会打,打不赢的仗匈奴人会跑,根本不会给秦军缠斗的机会。正所谓“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这段话虽然有骂匈奴人的嫌疑,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匈奴人打起仗来根本不顾什么礼义廉耻,只要能占便宜,匈奴人必会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是北上的成本太高,统一之初的秦朝无力承担。击败匈奴很简单,凭借秦军强盛的作战能力就能做到,但要歼灭匈奴就很难了。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打算一劳永逸铲除匈奴,结果呢?耗费了三代皇帝的继续,以及全国的可用资源,也没能将匈奴从世界地图上抹去,匈奴人跑到欧洲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综上所述,秦朝根本不能也没必要继续追击匈奴。
不过,防御手段还是要做的,最直观最有效且最经济的就是连接长城。嬴政十分高瞻远瞩,修建长城所耗费的资源远小于追击匈奴的军费,而且,还能永绝后患(至少嬴政是这样认为的)。
时间来到明朝,最喜欢穷兵黩武的明武宗曾这样算过一笔账:倘若派出八万明军远征鞑靼/">鞑靼,出征一年要耗费的军费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万两,而且这场战争胜负未卜,能不能打赢都另说。相对来说,翻修长城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只需征调五万苦力,用两个月时间,即可让长城焕然一新,所耗银两不过百万。
其实,明武宗的算法并不严谨,其中,还应加入一些“细账”。例如:调遣苦力,苦力在修完了长城返回老家继续种田,还能投入生产。相反,调遣大军,大军在打赢了鞑靼人后没法第一时间解甲归田,反倒成为明朝经济的负担。
此外,只要将长城翻修一新,长城以南的大量土地就得到了安全保障,国家可以号召百姓开辟新耕地,这亦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不用大军远征还有个好处。
既然要派远征军进行北征,就得安排一位军事能力强的大将军,这位大将若是个大野心家该怎么办?若倒戈杀回燕京该怎么办?如何保证大将不会拥兵自重着实是个大问题。修缮长城绝不会产生这样的顾虑,毕竟,只需选几个管着苦力的“工头”,他们也不会有将军一样的野心。
这笔账,每个统治者都会算,这就是他们轻易不北征,而是选择翻修长城的原因。
当然,凡事有利弊,我们看待这件事的因果还需结合因果。
过度依赖长城,军队就会面临无仗可打的处境,士兵们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到了国家存亡时期军队的战斗力堪忧。从长期来看,过于保守的国防政策势必会对军事力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放到现在来看,为何美国始终不安分,经常四处“挑衅”?就是它保障了自己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不妨再来讲讲,长城既然无法有效防御北方民族,那么,为何古代统治者们仍固执地修缮长城?
首先,长城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挡住来自北方的侵略者,但一些“重点路段”上的关隘仍能起到极大的防御作用。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容易被攻陷的“路段”,基本都是些荒僻且不利于行军的地区,敌人即便选择这些位置进攻,仍需绕很远的路才能抵达经济或政治的要点,选择在这些位置进攻基本没有战略意义。
其次,长城的防御对象不止是军队,还有国内外的走私分子。众所周知,中原与塞外自古以来便保持着贸易关系,通过与北方民族的贸易双方各取所需。不过,在某些关键时期,中原政权会采取限制贸易的手段,对塞外的经济进行控制,这种做法有些像现代的“经济战”。
在交通运输不便利的年代,这种限制经济的方式对塞外民族来说是致命的。明朝时期,明朝统治者就曾对外打过数场“经济战”,经常会限制国内商人与塞外进行贸易活动。没有生意,就意味着没有和平。明朝统治者不让塞外民族穿丝绸,塞外贵族们一定会很难受。
/f/5dede4b7b366d.png"/>
那么,如何解决呢?
要么在外交上向明朝服软,要么就开战,这都是明朝统治者所希望的结果。
那么,如何确保“经济战”有效打响呢?
这时,长城的又一关键作用起效了。虽说,长城无法完全防御敌人的军队,但防一些偷偷越境的商队或大胆的走私者还是绰绰有余的。试想一下,在关隘完好的情况下,商队的车马根本无法越过高墙,走私者亦逃不过烽火台守军的视线。只要长城完好,对于商队和走私者来说,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就算是和平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正常进行,长城的作用仍然是不言而喻的。有了长城,中原政权就可以在偏北方的地区开设集市,吸引北方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过程中,长城上的关隘即可对北方商人收取关税。可千万别小瞧了这笔收入,每年北方民族上缴的关税可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长城最重要的作用还是预警。
只要见到敌军鬼鬼祟祟地出现在长城脚下,烽火台上的守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火报信,烽火台的传信速度想必大家都清楚,在极短的时间内敌军的信息便会传达到中央。
最后,长城的防御虽对大量敌军效果很小,但是,对小股敌军仍是有效的。想要突破长城,北方民族必须准备一支大部队,想要凑齐这么一支大部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会耗费北方民族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资源。长城修建以前,北方民族经常会组织小规模军队南下,进行劫掠。
在有了长城之后,这些“打秋风”的小股强盗根本没突破长城的实力。这样,住在北方的居民就能安心地耕田,休养生息。实际上,除了笔者提到的这些作用之外,长城还有很多功能。例如:在中原王朝主动远征北方时,长城就能变成驻兵站,还能储存补给,并能及时传递前线的信息... ...
甚至,若远征军遭到追击,则可及时退守到长城南侧,靠着这道屏障与敌军再战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长城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结晶。乾隆对长城的思考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显然是不全面的。
那么,现代社会还需要“长城”吗?
据说,柏林墙的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肯尼迪曾这样评价柏林墙:“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从军事防御的角度,长城的确是防范外敌的,但是,从经济封锁的角度,为了有效封锁就必须将长城连贯一气,才能限制自己人与外敌的交流。
这样来看,柏林墙并不是第一堵防范自己人民的墙。另外,国境线也是一种现代长城,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国境线控制了国内外的交流,而且通过边境口岸的海关获得了巨额的进出口关税。正是因为防御、封锁、税收等用途。现代社会,长城并没有消失,仍在左右我们的生活,只是换了个名字和形式存在。
参考资料:
【《中国的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防御作用》、《中国国家地理》、《明代商税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