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末亲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清朝规定的爵位中,亲王是第一等的爵位,享有朝廷最优等俸禄,以及最高待遇。既然如此特殊,就不是寻常人可以获得分封。
清朝的时候,得到亲王爵位的途径极少。乾隆年间曾定下明确规定,宗室中亲王的分封,只有两个来源。
一种是凭着功劳获得亲王爵位的,被称为“功封”。这种方式获得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父亲是亲王,儿子也是勤王,爵位不减。
另一种是凭着血缘关系,获得的亲王爵位。这些人大多是皇帝的兄弟、儿子。这种方式获得的爵位,会代代递减。父亲是亲王,儿子就成了郡王。
因为清朝满族皇室跟蒙古族有非常紧密,所以,清朝也会分封外藩蒙古的上层贵族为亲王爵位。不过,在蒙古族中,亲王爵位并不是第一等的。因为在亲王上面,还有蒙古汗的爵位。
经过二百余年的历史,到光绪时期统计,清朝的亲王数量有54位。其中蒙古亲王13个,其余宗室亲王是41个。54个亲王,跟清朝全部的人口数量相比,当然是不多。
但是,清朝对于亲王的极高待遇,让国库每年都要为这些亲王,付出大笔财政支出。跟过去朝代不同。清朝没有为亲王分封藩地,而是把他们都集中在京城。这么做也有好处。
清朝从关外定立天下,需要有宗室的力量,帮助皇帝站稳脚跟。皇帝需要赋予宗室足够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清朝会出现摄政王、议政王的现象。
但是,清朝在赋予宗室足够大的权力时,也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把宗室分封到地方,又授予足够大权力后,掌握军政大权。很可能就会出现,皇帝无法管辖他们。
从而坐视宗室力量崛起,对皇帝产生威胁。所以,清朝需要把宗室集中在京城一带,同时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和财富,用来消除他们的不满,换取他们的效忠。
按照《大清会典则例》,朝廷为亲王爵位的宗室,每年规定俸禄为一年一万两白银,大米五千石。五千石的大米,相当于现在50万斤重量的大米。
这个数字大概是什么概念呢?清朝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开销,每年大概在一百两左右,口粮以每个月50斤大米统计,每年口粮大概在600斤左右。
当然,这个是可以满足温饱的家庭。那些贫困线上挣扎的清朝百姓,明显没有这个待遇。所以,清朝供养一个亲王的花费,就相当于上百户普通百姓一年的开支。不过,跟宗室亲王相比,外藩蒙古亲王的待遇,明显会下降很多。
清朝初期,顺治十四年时规定,内蒙古亲王中,科尔沁图什业图、桌里克、翰尔达三亲王,每年待遇俸银二千五百两,绸缎40匹;其余亲王,每年俸禄银子二千两,绸缎25匹。外蒙古亲王俸禄是每年二千两,绸缎二十五匹。
对于内外蒙古亲王的待遇差距,雍正皇帝层级说过,因为蒙古王都是住在本地,花钱的地方也不多。现在国库又穷,只好委屈大家了。
(扎萨克蒙古王公等之俸比在内王等少给者,并非内外轻重分别,因蒙古王等人多在蒙古地方居住,费用有限,国帑不足,故少给伊等之俸)
当然,两千两左右的俸禄待遇,有不算太差了。如果从光绪年间的亲王数量统计,国库每年至少要为这些亲王支出超过43万两白银,300匹绸缎,2050万斤大米。这是一笔巨额的开支。
以晚清光绪时期,朝廷筹建的北洋海军作为参考。当时北洋海军的主力号,镇远号和定远号两艘舰船,每艘耗费大概在140万两左右。而北洋海军耗费十余年建成,中间几度缺少银子。而这些清朝亲王、宗室十余年的俸禄开支,已经远远超过建造一支海军需要消耗的费用。
而且,朝廷是不产丝绸的,宫里也不可能一针一线缝制。清朝虽然每年开春都要让皇帝象征性的下地干活,用来鼓励农桑。可是,这些大米都是需要农民去辛苦耕种的。
至于那些银子,同样是各地收缴上来的。除了这些朝廷规定的俸禄待遇,朝廷每年也会给这些亲王各样的赏赐。那些赏赐的东西,价格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这些负担,最后都要压到百姓身上,由百姓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