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最暴利行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封建社会,阶层往往固化得非常严重。一个王朝,几乎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秩序。皇帝是最大的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他的藩王、亲贵大臣们都拥有自己的封地,让他们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再下面是帮他们干活的大大小小的官吏,这些人吃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效力,盘剥百姓。因为要养着这么多穷奢极欲的人,底层百姓的日子自然过得非常艰苦。
靠土地种田,自然没有过好日子的可能性。于是,在封建社会,很多人开始铤而走险,打起来了一个行当的主意——贩盐。
可能很多人会很奇怪,盐又不是什么坏东西,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呢?盐很便宜,为什么可以过好日子呢?这就涉及到古时候的一项制度——盐铁专卖。
因为古时候,别的东西都可以省,唯有吃饭穿衣不能省。然而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吃饭和穿衣都可以通过男耕女织自己解决,只要不是太过于丧心病狂的统治者,是不会夺走老百姓生存的口粮。那么为了更好的盘剥百姓,政府将眼光放在盐上。
由于盐也算必需品,因此,几乎所有的封建朝廷,都规定盐是国家管控的物质,不允许私人贩卖。国家垄断盐业之后,就采取低价收购盐户的盐,高价卖出的方式,谋取暴利。另外,为了加强垄断,历代的朝廷对于私盐贩卖者,都是极力打击的。
打击不是随便罚罚款就行了,一般而言,直接砍头。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冒着砍头的风险来从事这个工作呢?当然是因为里面巨大的利润。因为官盐的价格太高,私盐只要稍微低于官盐,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在古代做这行的人很多,举几个例子您就知道他们的能量有多大。在唐朝和元朝末年,百姓日子过得极苦,分别有几个盐商散尽家产,登高一呼,由于他们有钱,应者云集,很快给予统治者沉重打击,他们分别是:黄巢、王仙芝、张士诚。
到了清朝,这个游戏又有变化。一部分人取得了朝廷颁发的专营许可证,成为官方许可的盐商。虽然利润比私盐要小一些,但仍然赚得非常多,而且还没有杀头的风险。当时,扬州盐商总资本达白银七八千万两,而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为4000多万两。当地的盐商富豪榜的门槛是千万两以上,家产几百万两的都被称作“小商”。
当然,这些盐商,由于树大招风,也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皇帝缺钱的时候就喜欢抄抄他们的家来填补空缺。所以,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往往是对以后前景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