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219年,关羽奇袭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摄于其威势,都有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可惜关羽的威风很短暂,仅俩月不到,关羽就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之下败走麦城。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关羽于219年12月被害,之后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两位英雄可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荆州危机也成了曹操生前最后一道难题,曹操虽然解决了荆州危机,可曹魏政权内部的危机却应运而生,曹操之死留下的权力真空,让曹魏朝堂再次变得风云难测。
最大的危机发生在军队内部,一支近三十万的部队,竟然随着曹操之死而突然消失了,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曹魏的总兵力不过百万,突然少了三分之一,任谁都能猜到这里头必然暗流汹涌。这支部队为何消失,他们又去了哪里,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消失的这支部队并非散兵游勇,他们是曹魏政权的正规军,而且是精锐部队,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这支部队也是跟随曹操最早最久的部队,他们就是三国著名的青州兵。
熟悉三国的朋友对青州兵肯定不陌生,青州兵可以说是曹操创业掘到的第一桶金。公元190年,讨董失败的曹操决定自主创业,创业初期曹操的事业举步维艰,手中兵力少得可怜,身后地盘杯水车薪,转机出现在192年,这一年曹操拿下了兖州,有了一块可以作为大后方的地盘,更重要的是曹操接管兖州之前,竟然招降了聚集于青州的黄巾军。
相比于兖州,青州黄巾军对曹操更加重要,因为这支部队足有百万之众。黄巾军通常是军民杂居的部队,青州黄巾军里头既有青壮汉子,也有老弱病残,青壮汉子可以冲扩曹操的兵力,老弱病残可以填充兖州,若兖州没有足够的人口,曹操拿下一座死城也无济于事,所以青州黄巾军对曹操的意义远胜兖州。
曹操从这百万青州黄巾军中挑选出能征善战之辈,组成正规军,并称之为青州兵。整编青州兵的曹操,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青州兵使曹操成为一个有实力染指天下的诸侯,说青州兵是曹操的第一桶金一点都不为过。
这么古老而强大的一支部队,为何在曹操死后就突然消失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青州兵的两个特点,其一便是规模庞大。
前文说到青州黄巾军有百万之众,而且是军民杂居的部队,这么庞大的部队被曹操精编,所组建的部队必然也不会小。事实上被整编的青州黄巾军有近三十万人,而且这支部队除了军事作战之外,还是一支屯田部队,战则为士兵,休则为农民,这种耕战结合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最后,也正是因为青州兵任务繁重,故而一直维持着庞大的规模。
兵者,国之重器也,既能保家护国,也能祸国殃民,青州兵如此庞大规模,要是不忠于国家,势必会酿成大祸,这正是青州兵消失的原因之一。
当然,光说这一点还不好理解青州兵为何会消失,更重要的是青州兵的第二个特点:青州兵只效忠曹操!
前文说到青州兵是被曹操招降的,想必青州兵在归降之初便跟曹操定下了生死契约。青州兵跟了曹操二十多年,曹操一直对他们视如己出,可谓是嫡系部队,也可说是曹操的私人武装,青州兵只效忠曹操,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对曹操而言,这大概是一桩美事,可对曹丕而言,就伤脑筋了。曹魏的旧主子驾鹤西去了,青州兵又不买新主子曹丕的账,近三十万人不听号令,曹丕这个魏王如何坐得稳。
青州兵危机如何解决?既不是血腥镇压,也不是安抚收编,而是和平遣散。解决这场危机的人是贾逵。据《魏略》记载:
而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魏王新丧,青州兵便敲着鼓各自散去,魏国朝堂岂能容忍这种无视军纪的部队,有人建议严惩青州兵,而贾逵则建议让青州兵领了通关公文,凭着公文可到各地安家。
理由也简单,青州兵规模庞大,这么多年来他们只听曹操调令,要是此时严惩不听调令者,很可能激起哗变,三十万士兵哗变,曹魏政权很可能顷刻覆灭,贾逵安抚遣散的举措显然更稳妥。
自此青州兵便消失了,曹魏没了三十万青州兵,却多了三十万老百姓,这个结局也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