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普遍担心各地冲突会增加。由于全球化、大量移民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文化缺乏宽容、不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不能与各种文化进行有益的交流使世界面临诸多的问题。
2.如何制止仇恨,使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间加强理解、和谐共处,成为全球性的严重挑战。为此,一直主张对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宽容”的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下,1993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1995年定为“国际宽容年”。
3.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德里科·马约尔以“宽容—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为题撰文,指出宽容是一种道德情操和政治义务,是维护人权和民主的责任所在。同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通过《宽容原则宣言》,宣布每年11月16日为“国际宽容日”。
4.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在每年的11月16日举办一系列活动,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倡导宽容理念。
5.2004年,联合国新闻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新的系列研讨会,主题是:“放弃不容忍”。2004年6月21日举办了第一个研讨会,主题是“对抗反犹太主义:容忍与理解的教育”。
6.第二个研讨会于2004年12月7日举行,主题是“对抗对伊斯兰的仇视:容忍与理解的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三个研讨会于2005年5月3日举行,主题是“宣扬宽容:媒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