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字威考,冀州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大臣,幽州名士。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颇有一些隐士朋友。在《三国演义》一书中露面的有四位,分别是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这几位隐士(包括诸葛亮)中,最纯粹最真实的要数崔州平了,因为他始终淡泊功名利禄, 一直没有出来做官。
之所以如此,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原因应该和他父亲崔烈不无关系。
崔州平的父亲崔烈也曾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朝廷重臣、高级干部, 却由于晚年的糊涂之举,一失足成千古恨,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以至于让 儿子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崔烈出身于河北地区的高门望族、世家大姓——博陵崔氏。他的叔祖崔驹、从叔崔暖、从弟崔宴都是当时的大名人。博陵崔氏的男子不但精于儒家经典,而且文采出众,个个写得一手好文章,崔烈自然也不例外,据 《后汉书》记载,他至少有四篇作品传世,既有诗,也有文,还有赋。
和很多干部一样,崔烈走的也是地方包围中央的路线,他进京任职之前在不少州郡做过一把手。崔烈是个忧国忧民的好干部,他为官一任造福 一方,在每个地方都赢得了百姓的拥戴,留下了不错的口碑,同时也积累了充足的政治经验,为日后入京辅佐皇帝做好了准备。
因为崔烈“有重名于北州”,当时的皇帝汉灵帝为了显示自己重视人才,就将他调到京城担任九卿之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干部。
汉灵帝统治中后期,东汉王朝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上入不敷出,眼看就要“国将不国”,难以为继,“聪明”的汉灵帝一拍脑袋,想出了一 个挣钱的好办法——卖官。
#汉灵帝#汉灵帝派人在京城的鸿都门贴出了卖官告示,并且把中央政府到地方 郡县的各级官职都明码标价,从高到低一溜儿排开,供有钱的富人和无钱的无赖选择。为什么没钱的也能参与买官呢?
因为告示规定:有钱的先交钱后授官,没钱的先授官,然后按期补交两倍的钱。由此可见,汉灵帝虽然是个混蛋,但绝对不是个笨蛋。
做了笨蛋的是崔烈,而且一 “笨”千年,再也回不去了。
崔烈从小就有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而且凭借高贵的家世和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九卿的高位。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崔烈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官职,相反,他为此非常郁闷,因为他在九卿的职位上已经待了好多年了,却丝毫没有向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位迈进一步的光明迹象。
眼看着自己很快就要到了致仕退休的年龄,崔烈心里越来越着急,如果在退位之前不能升到国家级的三公之列,那自己这么多年的 奋斗和努力不就、毁于一旦了吗!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个时候,汉灵帝的卖官告示在鸿都门 张贴出来了,看到那张金光闪闪的皇榜,崔烈当时的心情,那真是连绵梅 雨天气后“拨开云雾见太阳”,要多爽有多爽。要知道,出身高门士族的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对他来说,钱能解决的事就根本不是事。
兴奋劲儿过去后,崔烈并没有直接去负责卖官的部门交钱买官,他要顾及作为高门望族的博陵崔氏的名声。最后,崔烈走了一直比较欣赏他的 汉灵帝乳母程夫人的门子,用五百万钱的代价从汉灵帝那儿换来了司徒的高位。
等到举行授官仪式的那一刻,汉灵帝又有点后悔了,就悄悄地对身边的亲随说:“这官卖得便宜了,应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程夫人当时正好也在现场,她半邀功半安慰地回应皇帝说:“崔烈是冀州名士,怎么会买官呢,要不是我牵线,连这些都没有。”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崔烈花钱买官的事很快就飞出朝堂,在京城内外传得纷纷扬扬、尽人皆知了。
崔烈本来就对自己当上司徒颇为心虚,当街谈巷议、闲言碎语传到他耳朵中时,他越发惶恐不安。尽管崔烈因为买官之举寝食难安,他却不能把自己那见不得阳光的心事向别人倾诉,于是就想从儿子们那儿寻找点安慰。
一天,实在受不了内心煎熬的崔烈问儿子崔钧(当时任虎贲中郎将):“我今位列三公,大家如何评论? ”崔钧说:“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崔烈问其原因,崔钧说:“论者嫌其铜臭。”顺便说一下,铜臭一词就是从这儿来 的。崔烈听到儿子给出这样的回答,虽然差点气昏过去,但自知理亏,也只得强压怒火,找个无人之处暗自去舔舐自己的伤口……
如果崔烈没有在晚年写下巨款买官的人生败笔,他会在历史上留下一 个非常正面的形象,但历史没有如果,不能假设,过度的虚荣心已经把崔烈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虚荣心本也无可厚非,因为谁都难以免除,但 —旦一个人被虚荣心冲昏了头脑,他就必定会像崔烈一样身败名裂、为天 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