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罗贯中和蜀汉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会发现,在原著中,从作者对待魏蜀吴三家的态度非常明显。罗贯中贬低曹操,捧高刘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拥刘贬曹”。这个现象,从一些诗词都能看出来,比如曹操割发代首,作者就在诗中说“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明损曹操是诈术。
三国之中,曹魏实力最强,曹操打败袁绍、吕布等人,统一北方,贡献也很大。既然如此,罗贯中为何还力捧刘备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曹操和刘备的表现,以及演义成书的过程,这两方面来回答。
从曹操和刘备表现来看
诚然,曹操统一北方,采用屯田制,贡献巨大。他本人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很有名,建安风骨、三曹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曹操这位枭雄同样有不好的一面,这种不好的一面影响颇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屠城。
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三国志》
早在建安三年的时候,曹操就屠了彭城(即今天的徐州)。这不是曹操第一次屠城,因为早在初平四年,曹操就在攻打掏钱时,屠了徐州。
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后汉书》
当然,屠彭城也不是最后一次。事实上,在以后的战争中,曹操先后屠兴国,屠枹罕(夏侯渊),攻屠河池,屠庸城、邺城、柳城,屠宛城(曹仁)等。
什么叫屠城?杀光城里的人叫屠城,即便有幸存也只是极少数。怎么杀人?把人像猪狗鸡一样杀掉,就叫屠杀。战争屠城或者杀降是最让人不齿的,曹操屠城那么多次,谁能说他好?
经常有读者为曹操辩白,认为曹操是迫不得已,是为了保障后方安全,是因为没有粮食云云。事实上,曹操根本不是因为这些才屠城,如果只有一次屠城,或许可以解释为另有原因,但那么多次屠城,只能说明他嗜杀。尤其是部下也屠城,显然是得到了曹操的默许。
作为读者和后来人,我们承认曹操的贡献,也承认他的才华,但是也应该正视他的过错。再大的功劳,也无法掩饰他屠城做出的罪孽。谁要想原谅曹操的屠城,得先问问徐州数十万百姓,问问被曹操像鸡鸭一样被杀掉的数十万无辜百姓,问问因为尸体而被堵着的泗水,问问流血漂橹的大地愿不愿意。
单凭这一点,就知道曹操不会得民心,至少那些被他屠戮过的地方,不会说曹操有多好。
与此同时,我们来看看刘备是什么样的人。
其实,刘备同时代的人就多次评价过刘备。太史慈早年求救刘备,救援北海时,就说过刘备“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袁绍说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徐州乐戴之”;郭嘉说过,“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诸葛亮没跟刘备时,也说过“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傅干也认为,“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陈寿则认为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他甚至认为,刘备临终托孤,“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当时人的评价,多是说刘备有英雄之器,曹操自己也说过,仁义、能得人望等。即便有说刘备枭雄,有度而迟等,也从没有人说刘备嗜杀好戮。
再往后,历代名人对刘备的评价中,也能发现大家对刘备都高度赞美。
王勃认为,“先主之宽仁得众”;朱敬则说,“蜀先主抱英济之器”;刘禹锡写诗,说刘备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方孝孺也说“昭烈至仁厚”;孙承恩也说“贤矣昭烈,宽厚弘毅”等等。这些人也都认为,刘备仁厚、仁义。
刘备临终前,对刘禅说过一句话,至今流传,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告诉儿子,善恶无大小,不要以为一些恶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以为善良之事小而不做。总之就是,不做任何恶,而去做所有的善良。
光是这十四个字,足以作为千千万万个人的座右铭,以及无数个家庭的家训。
刘备做平原相的时候,刺客去刺杀他,结果看到刘备仁义,不忍心杀刘备。当然,刘备最仁义的事,还应该说携民渡江之事。
曹操南征,派大军追杀刘备,很多老百姓害怕被曹操杀(毕竟曹操屠过城),所以愿意跟随刘备一起逃亡。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到当阳时,民众已经有十余万人,由于行军速度太慢,有人劝刘备放弃这些老百姓,带领部队赶紧跑路。但是刘备拒绝了。
这件事,很多读者受一些阴谋论网文所骗,认为刘备是拉老百姓做挡箭牌。
其实,仔细看看这段话就明白了。老百姓是主动跟刘备,且拖慢了刘备的行军速度;刘备完全可以不管这些老百姓,自己加速跑,但他没有,且保护这些人。所以说,带着老百姓只会增加风险,刘备不放弃这些人,是真的很仁义了。而且以曹操的性子,带了老百姓就能做挡箭牌了吗?谁知道他会不会连百姓一起杀?
就冲刘备那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也能看出他是个仁义忠厚的君子。
两下对比,一个屠城,一个护民,作为底层人,谁不希望碰上像刘备一样的皇帝来统治国家?谁希望一个屠城之人来统治大家呢?所以说,罗贯中拥刘贬曹是有道理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民意。
从演义成书过程来看
在四大名著中,三国、西游和水浒有一个共同点,即作品不是作者纯原创,成书之前就已经相关材料,很多人物和故事,基本定型了。所以,作者做的工作,多是再次编辑(可能也会加上自己的原创)而已。
《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结果。除了三国志中的正史部分,也有民间传说故事,这对于塑造人物性格非常有用,也能得到民间基础——写出来大家愿意看。
比如李商隐在《骄儿诗》说过“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翻看三国志会发现,没有记载张飞莽撞,鲁莽(胡释义有争议,本文采取通俗说法),但到了唐朝,张飞性格莽撞的特点已经成为大众认识了。这就说明,至迟到唐朝时,三国故事已经被人们不断演绎、不断丰富了。
到宋朝时,三国故事就已经是“拥刘贬曹”了。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宋·苏轼《东坡志林》
小苏学士
宋代说书非常流行。当时一些孩子调皮,大人就会给他一些钱,让他去听书。说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了,孩子们就流泪;听书曹操败了,大家都拍手称快。可见,到宋朝时,大家已经不喜欢曹操了。
再以后,这种意识更清晰,所以罗贯中才会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这不是他的个人思想,而是数百年来底层民众的共同意识。
这种意识,其实也不是源于老百姓,而很可能是源于魏蜀的正统之争。
陈寿《三国志》以魏国为正统,这主要是因为陈寿写《三国志》时,三国已经灭亡,晋统一天下。晋既然是正统,晋所承的魏国,自然也得是正统。
但是,两晋期间,战乱频繁,更有五胡乱华之灾难,到东晋时,汉人被迫退守南方,跟之前的蜀汉类似。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遂提出尊崇蜀汉为正统的说法,这等于说东晋是正统,以此否定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南宋时,汉人再次偏安南方,蜀汉正统的意识又被唤醒。再加上元人统治残暴,战争更多,老百姓更希望刘备一样的仁君来统治,这种环境下,尊刘贬曹就再正常不过了。
一方面是民间的声音,一方面是历史的声音,这两点才形成了罗贯中“尊刘贬曹”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