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刘备称帝后,为何孙权却选择称臣呢?

孙权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下面详细说说。公元220年,乱世之枭雄曹孟德去世了,他的儿子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的皇位,以魏代汉,建立了魏国。

公元221年,自诩为中山靖王后人的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建立了蜀汉政权,年号“章武”。听这国号,就是要打架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旗号,举国讨伐东吴,东吴上下人心惶惶。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孙权没有选择跟随曹丕和刘备之后选择称帝,而是向曹丕称臣,其目的不外乎是想借魏国势力,帮助其渡过刘备兴师讨吴的难关。这次表面上孙权是认怂了,但却让东吴得到了实惠。在夷陵之战中,正是在魏国和吴国的夹击,促成了刘备大军的大败,火烧连营八百里,千万蜀汉儿郎都成了焦土。

在夷陵大败刘备后,之前还乖的像猫的孙权就开始跟曹丕耍起了小心眼子,先是答应派遣太子去魏国做人质,迟迟不出发,后来干脆就玩起了冷暴力。最后曹丕忍无可忍,兴兵讨伐,却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害。等到危机彻底解除,孙权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称帝,成为三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