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打仗为什么会屡战屡败 要怪就要怪这个东西

对北宋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古代战争,我们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应该都是这样一幅画面。两军主将在阵前站立,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精锐士卒,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双方士卒争先恐后地冲向对方。如果您脑海中的古代战争场面真是这样,那笔者想说,您应该是被现代的大量古装影视剧所“洗脑”了。

原因是,古代战争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大号的“打群架”模式,而是非常注重车弓步盾协调作战,和统一指挥的大型军事行动。而且,要提到古代战争,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今天的主角——阵。所谓“阵”,就是指军阵和阵图两种。

军阵是指主将根据战场的形势和地形来搭配全军的作战排列,比如“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等。而阵图则是主将根据战前的情报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所绘制的军队作战排列图。其中最为出名的阵图莫过于三国时期的八阵图,以及隋唐时期的龙门图(阵)。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非大一统形式自诩正统王朝且被历史承认的朝代。

提起北宋,我们能想到的也是最被人所津津乐道的战事,应该莫过于北宋初年的高梁河之战,与北宋末年的开封保卫战(靖康之变)。诚然,北宋在初期倒也确实算得上一个军事强国,因为他继承了五代第一明主,周世宗柴荣的大部分军事实力。但北宋也因为重文抑武的基础国策,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弱。

提起北宋凄惨的对外征战胜率,我们能想到的理由往往是军队主将不给力,军中士卒不给力,亦或者朝堂上的宰相皇帝不给力等。

但今天笔者想要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北宋在对外及对内战争中,之所以屡战屡败,并不是因为将军和士兵的无能,而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奇葩东西的存在。

史料《唐李问对》中,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军神”李靖的这样一番对话:

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即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陈图,此一等也。

通过上文的这段对话我们可以轻松得知,作为军中主将,懂军阵,懂练兵,懂阵图是基本素养。可能有朋友会好奇,笔者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提到这个呢?您其实不用着急,可以接着往下看。

北宋开国皇帝为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因为后来一直担任柴荣的贴身护卫,所以真正领兵出征独当一方的机会并不多,因而赵匡胤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后方读兵书来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后来北宋开国因为经常要对外作战,所以赵匡胤不得不大量放权给其他武将。但是,赵匡胤骨子里又非常自信,所以他便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大宋王朝参谋长一职(玩笑话)。

有了这个职衔,赵匡胤便经常给前线武将发秘籍,而这密秘籍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奇葩物品——阵图。这里笔者并不是说阵图没用,而是想说,阵图在赵匡胤手上确实没什么用,亦或者说,在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及其他后世皇帝身上都没有什么用。

原因在于,军队阵图通常是前线主将,结合战前情报和战场形势及地理所绘制出来的。而赵匡胤作为皇帝,根本不可能亲自前往战场勘察双方形势及地理,所以他往往只能根据战前情报,以及探子所绘制的地图来自己“闭门造车”。当然,在北宋初期这点确实看不出来什么问题,因为北宋初年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凭借当时北宋的战力,哪怕没有阵图也能轻松取胜。

而且赵匡胤也不会强迫前线将领必须使用自己的阵图,只要胜了,他也可以不在乎这点。但问题在于,赵匡胤这么能干这么有本事的皇帝并不多。而且除了他之后,北宋的其他皇帝也爱这么干,而且还乐此不疲,这里以宋太宗赵光义为主。

宋太宗赵光义的继位本身就来路不正,而且还有“斧声烛影”这样的东西存在,所以赵光义对于武将的压制非常严重。赵光义与哥哥赵匡胤一样,每逢军中主将出征,都会亲自授予他们阵图,并且暗示必须通过阵图来作战。

但问题在于,赵光义本身就很少上战场,而且对于两军作战也根本不在行(这点从高梁河之战的结局就能看出来)。所以军中主将往往对于赵光义授予的阵图非常无奈,可如果不按照阵图来,胜了还好说,一旦败了,那结局必然是死路一条。

但也正因如此,北宋自赵光义开始,军中主将每次出征时,都会牢牢地带着由皇帝或枢密院所绘制的阵图,并且很少不按照阵图来作战。因为按照阵图作战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责任,所以长此以往,北宋武将都已经习惯了出征时带着阵图,也习惯了通过阵图来为自己留后路和找借口(将领作战不能自主,而且还长城留有后路,这又怎能不败?)。

最后,北宋屡战屡败的真实原因,其实确实是不怪那些可怜的士兵和无奈的将军,只怪北宋自赵匡胤开始,就有给出征的军中主将发放阵图这个奇葩物品的习惯。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平戎万全阵考》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