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的中书一职权力有多大 中书是宰相吗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中书职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魏建立后,沿袭汉制设立了中书制度。中书官员在两汉时期,一直是由宦官来担任的,其职责为传达朝臣上奏的文书、奏章,如果皇帝就奏章询问中书有关问题,中书可以对奏章内容提出初步建议和建议,供皇帝参考。

魏文帝代汉自立,建立曹魏帝国以后,也在朝廷设立了中书制度,但不再由宦官担任,而由普通士人来担任。曹魏在中枢设立中书省,以中书监为长官,中书令为副长官,其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政令、诏令和各种文书,同时还能就职务为皇帝提供参考意见。曹魏中书设立之初,品级是很低的,只有六品,职权也比较小,按正常制度,中书的权力被限制得很死,和顾问、秘书差不多。

但这并不妨碍曹魏中书发展成为权倾一时的要职,特别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时,中书监和中书令权力非常大,“号为专任”,因为深受皇帝信任,所以朝廷各项政事皆能过问。

曹魏最有名的两位中书官员,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甚至在魏明帝病笃时,利用魏明帝无法言语的机会,强迫魏明帝改诏,启用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换掉了魏明帝之前拟定的由宗室成员辅政的顾命大臣名单。孙资和刘放以中书的身份,强迫魏明帝改诏之举,为日后司马懿篡权提供了契机,改写了曹魏的命运。

曹魏中书监和中书令的权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居然能左右顾命大臣的入选。那么是否就能说明,曹魏中书是宰相呢?当然不能。

中护军蒋济就曾上疏魏明帝,批评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过重,有危害曹魏江山之危险。

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三国志·魏志·蒋济传》

蒋济在奏疏中提到了这么一句,所谓“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说的就是中书作为皇帝的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精力不济之际,对朝政施加不确定的影响,从而严重的政治后果。后来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趁魏明帝病重时强行逼迫魏明帝修改顾命大臣名单,这和蒋济的奏疏不谋而合。

从蒋济的上疏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书不在朝臣之列,仅仅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而已。中书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授予,而非制度使然。尽管中书有干预朝政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并不符合制度规定,仅仅是皇帝凭自己的喜好授权而已。由此可见,曹魏的中书权力的确很大,但权力来源于皇帝而非制度。

由此可见,曹魏中书权力过大,其实是皇帝信任他们并赋予他们一些权力所导致的。因为按照曹魏制度,中书职权仅仅是替皇帝起草诏令,必要时为皇帝出谋划策,并没有实权。不过在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时,因为皇帝非常信任中书,所以中书提出的参考意见,皇帝往往会采纳。这就为中书干预朝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这也是他们权力膨胀的主要原因。

但我们不能据此认定曹魏中书就宰相。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宰相应该同时具有议政权和统领、监督百官的权力。而中书虽然掌握了部分参政议政的权力,但也只是掌握了一部分而言,而且也没有监督文武百官的权力。所以曹魏中书完全谈不上是宰相。

那么曹魏的宰相是谁呢?曹魏前期和中期的宰相是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到了后期,就是高平陵之变以后,曹魏宰相变成了尚书(录尚书事、尚书令和尚书仆射)。总体来看,曹魏的宰相职权逐步从三公过渡到尚书,和中书没有太大关系。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的中书权力非常大,甚至超过了尚书,却不能被称作宰相呢?

其实前文就有提到这一点,那就是中书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宠信,而非制度赋予。按照正式的成文制度,中书的权力是比较小的,无法和尚书相提并论,但是如果中书受到皇帝的宠信,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权力。

孙资和刘放这两位中书官员,敢强迫病笃中的魏明帝改诏,就是因为魏明帝平时太宠信他们了,再加上当时魏明帝病入膏肓,所以他们才敢这么放肆。如果魏明帝身体状况正常,或者就按制度来让中书办事,孙资和刘放是不可能篡改魏明帝遗诏的。

综合来看,曹魏中书权力之重,并不是正式制度规定的,而是皇帝宠信的结果。中书的本职工作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令,至于诏令的内容,当然是皇帝所决定的。在制度上,中书无权干预皇帝起草什么内容的诏令,自然也就谈不上议政权了。因为魏文帝和魏明帝经常咨询中书,才使得中书可以影响职务,特别是人事安排这部分。而且中书作为皇帝近侍,自然无法统领外朝的文武百官,更谈不上监督百官的执行情况。

无论是参政议政,还是监督百官,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曹魏中书的“宰相”名号,当然是名不副实的,并不是所谓的宰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