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什么时候从满文转变成汉字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许多雍正和乾隆的朱批原文,很多人叹为观止。然而,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满清贵族实际上是满人,他们是有自己的满语和满文的。

就连故宫的匾额上书写着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然而皇帝们的朱批上,大多都是汉字。那么,清帝国的主流文化什么时候从满文转变为汉字的呢?

01 新满文的创立和满文的官方地位

女真人在金朝时就有文字。然而,金朝尚未灭亡,女真人大量汉化,女真文已然式微。到了努尔哈赤时代,女真文已经渐渐失传,当时的女真部族以蒙古文、汉文和女真文对照进行平时的记录和公文。

随着满清帝国的创立和强大,在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君主的督促下,额尔德尼、噶盖及达海先后创制了旧满文和新满文,成为清帝国的官方文字。

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是近代清政府与近代外国政府少有的正式外交文书。

然而,这份条约存有满文、拉丁文和俄文版,却没有汉文版。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当时清政府的官方文字,是满文。

这也说明,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满文逐渐成熟并成为清政府的官方文字。即使到入关以后,清政府仍然保持着满文的官方地位。

在入关以前,主要以满人为主,使用满文作为官方文字不会有太大的不方便。但此时清帝国已经统一中原,广大的汉人聚居区肯定有文字和语言的障碍,那么清政府是否有在全国推行他的满文和满语呢?

根据剃发易服的作风来看,满清政府应该这样做过,但是没有成功,这一点从康熙的朱批可以看得出来。

02 康熙和雍正朱批的变化

存世的大量康熙皇帝的大量汉文奏章说明,康熙皇帝与臣民交流的正式文书很多都是使用的汉字。

而且,《清实录》和存世的奏折中,康熙帝曾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

这句话并不是空话,在康熙帝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批复的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奏折中就曾发现,康熙帝将赵说书“御制法蓝盖碗”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一改正是正确的,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汉文水平还是不错的。

那这些正式文书的出现,是不是说明,在康熙年间,汉字的地位就已经得到提升到了与满文相同的官方地位呢?

或许未必。关于满文,康熙皇帝也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

康熙皇帝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曾说自己年轻时学习“曾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精通数门语言文字也并不为过。

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图中的“知道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诸如“风(封)疆大吏”等等。这说明,汉文是康熙后天努力练习而得来的,并不是康熙的一开始学习的语言和文字。

而皇家教育中肯定首先教授帝国的官方文字语言。这说明,汉字并没有上升到官方的文字。

那为什么要用汉文进行正式的官方文书交流呢?结合当时“满汉一家”的施政方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对外和统治阶层以内,清政府坚持满文的官方地位,但广大臣民,却实行满汉并行的策略。

然而,汉文化的渗透力是强大的。到了雍正时期,汉字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是雍正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君臣双方使用的都是汉字。年羹尧是满族包衣出身,从血统来说是汉人,但早已被满洲化。而此时君臣又恢复了汉字的使用。

这还不算,正宗的满洲贵族鄂尔泰,在给雍正上奏时,以及雍正朱批也都是汉字。

这些现象说明,满清贵族中间,对汉字的学习很普遍。汉字的地位在无形中已经上升了。

另外,我们知道,雍正时期曾因听不懂福建和广东官员的方言,而进行了一次普通话推广的“官话改革”。这说明,不仅是汉字,汉语也成为当时的官方主流。

这同时也说明,清政府默认了当时汉字和汉语的官方地位。

实际上,自清政府建立以来,以汉字和汉语为代表的汉文化就在逐渐侵吞着满文和满语的地位,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变得更加一边倒。

03 乾隆帝的担忧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块以满汉文字书写的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这块碑文是乾隆皇帝所立,用来教导满洲贵族子弟不忘祖宗血性,不要被汉化、腐化。

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可见,乾隆帝将满语和骑射相提并论,作为不被汉化的标准。

根据《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还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在旨令中明确指出,满语不熟的要从重治罪。

“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记录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来防止汉字和汉语的渗透。

连满清贵族都要抛弃满文和满语,以致于乾隆皇帝要以皇权来干预和抵制。看来汉字和汉语的主流地位已经相当稳固和普遍。

从这些训令来看,乾隆皇帝好像是十分推崇满语和满文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乾隆帝流传于世的多枚印章和数万首诗歌,向我们表露着乾隆帝本人的文化爱好和推崇。实际上,他的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意向,但都不如乾隆这样痴迷。

看来,乾隆帝的训令和旨意只是为了要保证满洲文化-以骑射、满语满文为代表-的延续和传承,防止汉字汉语在文化界的一统地位。

这从说明,至晚在乾隆中期,汉字汉语就已经成为整个清帝国的主流,以致于满清最核心的统治阶层-满清贵族和皇室子弟,都已经普遍不怎么熟悉满语和满文了。

这才乾隆帝才有如此矛盾的行为,但是无论怎么样,他已经阻止不了汉语和汉字成为这个帝国贵族和臣民的主流了。

04 汉语完全取代满语成为主流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其中一个是“伊立”,大臣跪拜时表示平身的意思。

但有人曾进行考证,在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家教育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即使如此,步入社会之后,满语也都掌握的不好。

溥仪的说明应当是可信的。那么结合第二条或许可以说明,皇室的满文满语教育也有所松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会因为周围的影响而导致汉文汉语水平的升高,满文满语水平的降低。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而满文的朱批却是越来越少。

看来,在中晚清时期,随着汉族官僚地位的上升,满州文字和满语已经丧失了最后一块根据地。除了圣旨上在汉文版后还有一版相同意义的满文、故宫的匾额上能找到些许的满文,整个大清帝国,已经找不到几处不是汉字和汉语统治的世界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