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太平道与道教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道教的诞生,始自一部传奇经书《太平清领书》。该书据说是于吉所得神书,由其弟子宫崇献给朝廷。整本书写在白色的丝帛上,每篇的题目都用朱色写成,写在上面的文字则是青色的,故名。它是一部多达一百七十卷的鸿篇巨制,内容庞杂,显然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被认为是道教的开创性经典。
《太平清领书》虽然思想复杂,但主体却是谶纬神学与巫术鬼道。这正是东汉朝廷一直尊崇的,而其作者的意图也在于挽救汉家危亡。然而,它不但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首肯,反而被认为是“妖妄不经”,被束之高阁。几年后,上书陈奏推荐此书的方士襄楷则被加以“违背经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上罔事”的罪名,囚禁两年之久。
究其原因,是《太平清领书》中有着对大汉帝国致命的威胁:“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有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治太平均”、“无复不平”乃是高于一切的真理,皇帝虽尊也不过是天子,而“太平”是天道,自然比皇帝的权威更高。
而一句更激烈的话语更是直指天地间的不公:“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灭食,此太仓之粟,并非独鼠有也。小内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恶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尸(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是也”。
“太仓”、“小内”乃是指的皇家的仓库,其中的巨万财富来自“万户”的“均输”,原本应该由“万户”来“衣食”之,然而却被“独鼠”、“一人”所吞噬,“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如此残暴不仁的君主,自然失去道统上的权威了。而“人无贵贱,皆天所生”这句两千年前的“人权宣言”更是穿越时空,震撼人心。然而,这部对朝廷具有莫大威胁因而被封存于宫廷中的“禁书”,却莫名其妙地落入了一位名叫张角的人手中。
汉朝时印刷术尚未出现,不存在后世的出版事业,而藏于朝廷之中的“禁书”;更不可能公开发行,一位民间术士是如何得到的,千年后想来依旧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不是张角有着不平凡的出身经历,便是朝廷中有位位高权重者故意为之。
张角与黄巾起义张角出身于钜鹿张氏,钜鹿张氏是一个著名的方术世家。燕赵之地原本便是方术、阴阳家众多的地区,秦始皇、汉武帝时代的著名方士中就有多位来自此地。而道教的诞生无疑深受阴阳家方术的影响,后世道教中的神仙谱系和炼丹修真多源自阴阳家。
张角得到这部书后,自称“大贤良师”,创立了太平道。“太平道”一词源于《太平清领书》中所云“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太平道”当然不可能向信徒宣扬长达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书》,甚至除了教会高层外也许信徒大多不识字。真正让这个小小教派几年间便成为拥有数十万信徒的庞大组织,其实来自于一场规模及危害巨大的传染病。
东汉末年,中原不断发生瘟疫,仅在灵帝时代,就有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五次爆发流行。“建安七子”中四人死于瘟疫,医术名家张仲景家族二百口人也死亡三分之二以上。据估计,因瘟疫死亡人数在两千万以上,占东汉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场可怕的瘟疫被称作“伤寒”,但并非今日所说的伤寒病,其中也许包含了霍乱、痢疾、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甚至可能有匈奴人当年为了抵御汉军而播撒下的出血热病毒。
瘟疫令许多家族灭绝:“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曹操曾在名作《嵩里行》中沉痛的描绘了当时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惨烈的瘟疫却给了太平道成长壮大的机会。
《后汉书皇甫嵩传》中说张角“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太平道“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张角的方法是让患者忏悔自己的过失来赎罪,并让患者服下“符水”治病。这种治疗方法虽然看似荒诞不经,但从后来数十万人信仰太平道来看,如果没有明显的疗效是做不到的。太平道一定是使用了中药、气功治疗、心理疗法等治疗方法,只是这种治疗被蒙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而已。治疗瘟疫为张角和太平道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望。
据史书记载,太平道几年间便拥有了几十万信徒,势力发展到青、符、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当时汉朝一共有十三个州)。大批的信徒为了投奔张角,变卖家产、千里奔走,造成道路堵塞,上万人因为路上得病而死。
太平道的崛起引起了统治阶层中部分官员的警惕,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加以镇压剿灭。然而,此时的朝廷高官包括皇帝本人都信奉黄老道,在他们的眼中,张角也是在传播教化人心的“善道”,所以并未理睬。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产生于汉末大瘟疫的背景下,但这种医中圣手自己的族人也大半死于瘟疫。如果说创教之初的张角也许只是满足于扶危济困、救治百姓的话,短短数年间太平道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无疑激发了他的梦想(或是野心):创建一个“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的“太平世界”。无论这是一个追逐清平世界的伟大梦想,还是一个违逆自然的狂妄野心,但是他确实义无反顾地去做了。而此时的天下大势也让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自汉章帝之后,东汉朝廷便陷入外戚当政和宦官专权的血腥循环之中。有汉一代,朝政被七个庞大的世家大族所把持,而皇帝则只能依赖于宦官集团以暴易暴。再加之两次党锢之祸后,正直士大夫遭到残酷的摧残,朝政失去制衡,日益走向腐败与黑暗。而东汉中后期恰恰是个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连绵不断的瘟疫、灾荒与边境战争,使因长期内讧而变得虚弱的朝廷应接不暇。
虚弱的帝国中央政权,已失去对世家豪门兼并困苦的控制力,也无力再对百姓加以赈济扶助。绝望中的民众发出了“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的呐喊,而张角这样一个救世主的出现,正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希望。救治万民的疾患固然让他们感恩戴德,对一个传说中的太平世界的向往,也让苦难中的民众憧憬向往。
被笼罩在神话色彩中的张角开始着手实施他的梦想(或野心)。他将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又在天下各郡国派出八名使节,联络呼应“三十六方”,正来自《太平经》:“其余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从属三万六千人,部领三十六万”。
太平道不但在民间拥有数量庞大的信徒,而且将势力渗透到朝廷内部,连身居高位的大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都信奉了太平道,甚至皇宫中很多卫士也是太平道信徒。
为了能动员信徒,张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关于这句口号的真正含义,现在已经很难明了。但多认为太平道借用了五行循环学说,想以尚黄的土德来取代火德的汉朝,而之所以说“岁在甲子”,固然是因为起义日期预定在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年),更因为《太平经》中说:“凡物生者,皆以甲为首,子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
六十年的轮回之中,甲子年正是一个“元气初生,万象更始”,旧世界将死去,而新世界即将诞生的年头。而值得玩味的是,《太平经》在汉朝时曾三次被献给朝廷,又三次被朝廷所“封杀”,每次之间正好隔着六十年,整整一个甲子。这或许仅仅是巧合,抑或有一种力量在暗中操纵,我们不得而知。